[发明专利]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9121.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贾微;刘肖肖;裴凯凯;陈迎;徐曼;张艺;江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吸附罐 超低压 吸附罐 活性炭吸附层 吸附层 进气口 出气通道 进气通道 两侧设置 平行布置 出气口 中空的 可用 吸附 压降 中压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压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包括中空的吸附罐本体,设置在吸附罐本体内的活性炭吸附层,其特征在于吸附罐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活性炭吸附层至少有2层,每层吸附层平行布置,吸附层两侧设置有气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其中所述活性炭吸附罐压降小于1kpa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吸附罐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适用于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吸附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指在常压下沸点在50~260℃的有机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酮类、醛类、胺类、卤代类、不饱和烃类等。VOCs对人的健康和生活环境有害,并且有恶臭,人如果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有机废气,会引发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公认的强烈致癌物。
目前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大都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吸附原理为VOCs气体通过活性炭,使之附着于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其特别适合用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吸附处理。因活性炭颗粒小,吸附过程压降大,能耗高,为了减小吸附剂迎风面的气体流速,一般都将吸附罐做的矮胖或者又窄又高,造成吸附罐壳体材料用量大,吸附罐成本较高。
专利CN203577576U中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罐,吸附罐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排气口,活性炭吸附层为两层,两层活性炭吸附层上下设置,每层吸附层均设置气体分布器。其虽然某种程度增加了吸附罐的吸附效果,但吸附罐制造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压降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具有压降小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包括中空的吸附罐本体,设置在吸附罐本体内的活性炭吸附层,其特征在于吸附罐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活性炭吸附层至少有2层,每层吸附层平行布置,吸附层两侧设置有气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其中所述活性炭吸附罐压降小于1kpa。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吸附罐为立式或卧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吸附罐是立方体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活性炭吸附层的层数为2-8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活性炭吸附层水平并排布置或垂直并排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相邻两层活性炭吸附层之间的间距与活性炭层的厚度之比为:0.3~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最上面一块活性炭吸附层与吸附罐上壁面之间的距离与活性炭层的厚度之比为:0.15~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最下面一块活性炭吸附层与吸附罐下壁面之间的距离与活性炭层的厚度之比为:0.15~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吸附罐压降小于0.8kpa。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包括中空的吸附罐本体,设置在吸附罐本体内的活性炭吸附层,吸附罐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活性炭吸附层有多层,每层吸附层平行布置,吸附层两侧设置有气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使进料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罐的压降明显降低,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吸附处理,具有吸附压降低,设备造价低等明显优点,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超低压降活性炭吸附罐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9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