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08868.4 | 申请日: | 201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祚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4;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38;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李江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芯 生物絮凝剂 十六烷基磺酸钠 过氧化氢 硫酸亚铁 微粉 浒苔 砭石 硫酸 制备方法和应用 絮凝剂应用 染料废水 絮凝剂 质量比 抛光 絮凝 污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絮凝剂,所述生物絮凝剂包括以下原料:玉米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硫酸以及十六烷基磺酸钠。还包括以下原料:砭石微粒以及浒苔微粉。所述玉米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硫酸、十六烷基磺酸钠、砭石微粒、浒苔微粉质量比为90‑100:1‑1.5:0.5‑1:1‑3:1‑5:0‑2.5:0‑3。所述的玉米芯:粒度为12目的抛光玉米芯,壳含量为87‑88%,pH为4.5,硬度为2.5—3.0MOH,水分含量为8‑9%。所述的絮凝剂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每吨污水的絮凝剂使用量为0.4‑0.5kg,絮凝时间为30‑40mi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高效生物絮凝剂的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印染业的规模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扩大,因此染料使用量逐年增加;染料厂排放的污水也只增不减;且污水含众多污染物,严重危害环境安全;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采用絮凝剂。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絮凝剂,包括聚合硫酸铁,聚合硫酸铝等,使用时需要一定的助凝剂,且絮凝对象范围较广,对水中的固体颗粒、大分子等均有一定的絮凝效果,由此导致如果用此类絮凝剂絮凝染料废水,絮凝剂的使用量会较大,造成处理成本的非常高。且絮凝剂使用pH范围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常规絮凝剂的使用。
玉米芯是一类属于废弃物的生物材料,目前也有研究从玉米芯内提取糠醛、纤维素等物质,但提取工艺复杂,同时生产过程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增加环保压力。玉米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结构组成重复度高,可通过使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对玉米芯进行改性,用玉米芯制作成絮凝剂,使得玉米芯可以被最大效率的利用,不仅可以实现玉米芯废弃物的充分回用,而且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本发明设计有针对性可以絮凝印染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的染料分子,既可以减少药品投加量,减少污泥量,降低环保压力,又可以实现玉米芯废弃物的充分回用,降低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玉米芯的生物絮凝剂及其制备及应用工艺,可以在较小的药剂投加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絮凝染料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基础上,实现废水的处理。其次,可以实现玉米芯的充分再利用,消除玉米芯在其它应用中造成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絮凝剂,所述生物絮凝剂包括以下原料:玉米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硫酸以及十六烷基磺酸钠。
所述生物絮凝剂还包括以下原料:砭石微粒以及浒苔微粉。
所述玉米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硫酸、十六烷基磺酸钠、砭石微粒、浒苔微粉质量比为90-100:1-1.5:0.5-1:1-3:1-5:0-2.5:0-3。
所述的玉米芯:粒度为12目的抛光玉米芯,壳含量为87-88%,pH为4.5,硬度为2.5—3.0MOH,水分含量为8-9%。
所述的过氧化氢:质量百分含量为35%;
所述的硫酸亚铁:粒度为200目,质量百分含量为96.5%;
所述的硫酸:质量百分浓度为42%;
所述的十六烷基磺酸钠:型号为DH147852,质量百分含量为99.8%。
包括称量、粉碎、预处理、反应、活化步骤;所述的预处理:采用十六烷基磺酸钠对玉米芯粉体进行侵泡,浸泡时间为6h;浸泡完毕后,用清水洗涤玉米芯,清洗三次。
一种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玉米芯粉体:粒度为80目;所述的清水洗涤玉米芯:将浸泡完毕的玉米芯抽滤得到固体相,用3倍于玉米芯体积的去离子水分散,并在500rpm的条件下搅拌6min,滤去水分,干燥至水分低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祚,未经王春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8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