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蒜专用增效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8639.2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李洪顺;陈心想;孙鹰翔;曲树栋;王子浩;任先顺;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 中微量元素 增效剂 螯合剂 氮素 增效 制备 肥料 养分利用率 氮素原料 螯合容量 生育期 速效氮 重量份 脲甲醛 板结 成粒 粉化 缓释 造粒 环保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蒜专用增效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N含量为10‑25%,P2O5含量为5‑15%,K2O含量为10‑25%,硫0‑10%,螯合剂0‑15%、中微量元素镁0‑20%、锌0‑15%、铁0‑5%、钼0‑1%和增效剂0‑0.0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添加多种螯合剂,螯合容量更大,环保、安全;本发明添加了多种中微量元素和增效剂,营养全;造粒过程中添加脲甲醛,提供缓释氮素与氮素原料提供的速效氮素相结合,满足大蒜整个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避免后期大蒜脱肥,提高养分利用率,同时促进肥料成粒,提高颗粒强度,防止后期粉化、板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专用增效螯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效施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是世界大蒜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大蒜产区有70多个,主要生产基地集中在山东、江苏、河南、江西、广西及安徽等省区,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中国的大蒜产量很高,常年的种植面积为20.0~26.7万公顷,产量为400万吨,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大蒜在整个生育期中吸收氮、钾较多,磷较少。随着生育期推移,吸收量逐渐扩大,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的吸收高峰在蒜薹伸长期。但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大蒜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盲目施肥,养分投入不平衡,过分重视氮磷钾肥而忽略微量元素肥料,养分配比不合理;二是基肥肥效时间太短,而大蒜的整个生育周期长达8个多月,一般与春季进行一次追肥,但部分地区为节约劳动力不追肥,而目前多数肥料肥效期并不能满足大蒜整个时期的养分需求,容易造成脱肥现象;三是多数添加的微量元素为游离态,在肥料和土壤中迅速被钝化失活,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利用率降低。
专利CN 104045468 A(201410322125.6),公开了一种脲醛功能性大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主要包含聚天冬氨酸5-15kg、脲甲醛40-60kg、尿素325-356kg、磷酸一铵215-240kg、氯化钾290-305kg、硫磺64-85kg,该产品富含大蒜所必需的氮、磷、钾、硫等营养元素,适合于大蒜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尚未添加大蒜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不能克服土壤最小养分瓶颈的限制,不利于大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专利CN 102173930 A(201110007546.6),公开了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山东大蒜专用肥及其应用,其原料组成为氮肥、磷肥、钾肥、NAM添加剂、硫肥、钙镁磷肥、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硼砂。该发明结合山东土壤条件降低氮磷的用量,增加了钾素的永联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底肥氮的投入,利用防控农村地下水硝酸盐超标。但添加的微量元素均为离子态,在肥料和土壤中宜被固定失活,无法被大蒜吸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大蒜专用增效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比例合理,符合大蒜需肥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蒜头和蒜薹产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蒜专用增效螯合肥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N含量为10-25%,P2O5含量为5-15%,K2O含量为10-25%,螯合剂0-15%,硫0-10%,镁0-20%、、锌0-15%、铁0-5%、钼0-1%,增效剂0-0.05%。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
N来自于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尿素、氯化铵和硫酸铵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P2O5来自于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普钙、重钙、聚磷酸铵或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磷酸一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