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性能信息安全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8314.4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邬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十月中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安全处理系统 安全网关 板卡模块 科学计算 身份认证 物联网 数据采集控制器 蠕虫 恶意代码攻击 非结构化数据 通讯协议转换 有效数据信息 处理控制器 互联网入口 结构化数据 高吞吐量 黑客攻击 可变控制 全程加密 数据采集 数据存储 数据识别 数据输出 通讯用户 用户网络 木马 网关 标准化 病毒 采集 筛选 安全 保证 传输 威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性能信息安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第一安全网关、第二安全网关、拟态可变控制端以及科学计算板卡模块。本发明优点如下:一、对通讯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或者对网关进行身份认证。二、能够实现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及结构化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全程加密保护,提供安全的互联网入口,保证数据采集及数据输出安全,保护用户网络免受黑客攻击、病毒、蠕虫、木马、恶意代码攻击等混合威胁的侵害。三、处理控制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识别筛选,得到有效数据信息,能够对通讯协议转换,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四、基于高性能科学计算板卡模块实现,保证了数据的高吞吐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性能信息安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物联网的发展道路也是曲折的,在物联网得到全面和广泛应用之前,其自身还存在这许多的不完善。目前全球物联网状况尚处于概念、论证与试验阶段,许多关键技术、制定标准规范与研发应用的等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时至今日,核心技术有待突破;标准规范有待制定;信息安全有待解决;统一协议有待制定。远程攻击者可能利用漏洞非授权访问系统,安全性不容乐观。目前主流计算系统运算能力薄弱,实施性差,处理能力无法满足需要更高处理性能的单位的需求,仅仅依靠设备数量的增加达到加速比提升,会导致成本增加,性价比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性能信息安全处理系统,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性能信息安全处理系统,其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第一安全网关、第二安全网关、拟态可变控制端以及科学计算板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包括电源、采集模块、处理控制器、内置存储卡及网络传输端口,所述电源连接处理控制器,用于为数据采集控制器提供工作电压;所述采集模块与处理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处理控制器;所述处理控制器与内置存储卡、网络传输端口连接,用于对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识别筛选,获得有效数据信息,进行通讯协议转换,将所述有效数据信息一方面存储在所述内置存储卡中,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传输端口传输至第一安全网关;所述第一安全网关的一端连接网络传输端口,另一端通过互联网连接与其配套的第二安全网关,用于对收到的数据进行缓存,对用户数据内容进行加密,并与第二安全网关进行会话认证;所述第二安全网关与拟态可变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所述会话认证成功后,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并转换数据格式,提取数据内容,将提取的数据内容传输给拟态可变控制端;所述拟态可变控制端与科学计算板卡模块连接,用于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的特征值,通过特征比较,确定数据类型,利用该数据类型特征从硬件和软件层面自动或半自动的配置成高性效比模式,向科学计算板卡模块中最合适的科学计算板卡发出控制指令,所述科学计算板卡接收所述控制指令进行高性能计算。
特别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数码相机、摄像头、工业数据采集装置以及网络数据采集装置。
特别地,所述网络传输端口采用RJ45网口,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的任一种连网。
特别地,所述会话认证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认证、密钥管理、用户管理。
特别地,所述第一安全网关、第二安全网关均包括有线模块和内置的可拆卸无线模块。
特别地,所述无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2G/3G/4G/5G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
特别地,所述有线模块采用RJ45网口,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的任一种连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十月中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十月中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感知服务器集群健康状况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