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网络中PE线的检测装置、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8230.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H02H3/32;H02H1/00;H02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网络 pe 检测 装置 传导 充电 系统 电动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网络中PE线的检测装置、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包括检测装置内的火线、零线及PE线,控制器,漏电流模拟装置及漏电流检测装置。漏电流模拟装置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漏电流模拟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与火线或零线连接,漏电流模拟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PE线连接,火线和零线连接或穿过漏电流检测装置,或漏电流检测装置串联在漏电流模拟装置的电路中,漏电流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漏电流模拟装置产生漏电流,漏电流检测装置在检测到漏电流时生成信号,当生成的信号值在控制器预设信号值范围内时,PE线有效,从而通过检测PE线是否有效,保证用户在使用用电设备、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充电时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网络中PE线的检测装置,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供电技术的发展,用电设备的普及,用电的安全性成为了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当用户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意外带电时,用电设备通常会通过接供电网络中的地线,即PE(protective conductor,保护导体)线,从而形成短路电流,使用电设备对地放电,人体便不会接触带电的用电设备发生触电危险。可见,供电网络中的PE线对保护用户用电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供电网络的供电方式不同,还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的方式,能够使用一种检测装置适用于不同供电方式的供电网络的PE线检测,以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同时,由于用电是持续性的,可以自动连续检测PE线是否有效便成为了保护用户用电安全的重点。然而,还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的方式,能够达到可靠地自动持续性检测供电网络PE线是否有效的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用户的用电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充电所导致的充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已知的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能够有效地检测不同种供电方式的供电网络端PE线是否有效,以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同时,由于充电是持续性的,可以自动连续检测PE线是否有效便成为了保护用户用电安全的重点。然而,还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的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能够达到自动可靠地持续性检测供电网络PE线有无的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网络中PE线的检测装置、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可以自动持续性地检测供电网络中PE线是否有效,来保证用户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网络中PE线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所述检测装置内的火线、零线及PE线,控制器,漏电流模拟装置及漏电流检测装置;
所述火线、所述零线、所述PE线用于与供电网络以及用电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漏电流模拟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漏电流模拟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火线或零线连接,所述漏电流模拟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PE线连接;
所述火线和所述零线连接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或者所述火线和所述零线穿过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漏电流模拟装置产生模拟的漏电流,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模拟的所述漏电流时生成信号,当生成的信号值在所述控制器预设的信号值的范围内时,确定所述PE线有效,当生成的信号值不在所述控制器预设的信号值的范围内时,确定所述PE线无效。
优选地,所述漏电流模拟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漏电流模拟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火线或零线连接,所述漏电流模拟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PE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冲扣钳
- 下一篇: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