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无线网关、车辆通信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7005.5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李军亮;陈玲玲;李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29/08;H04L29/06;H04W12/02;H04W12/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秦琳;付曼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关 组成单元 车辆通信系统 处理器 无线通信网络模块 车辆燃油经济性 无线通信网络 多电子设备 布线设计 通信方式 通信延迟 网络模块 单元间 电连接 装配 便利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无线网关及包含该无线网关的车辆通信系统,该车辆无线网关包括有处理器、分别与该处理器电连接的有线通信网络模块和无线通信网络模块,分别提供连接车辆的多个组成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有线通信网络,及连接车辆的多个组成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网络。本发明能够减少有线通信线路在车辆上的使用,从而改善车辆燃油经济性,并简化布线设计和操作,为更多电子设备的装配提供了便利;同时还改善车辆各个组成单元间的通信方式,有助于减低单元间通信延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通信系统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车辆中各个组成单元间的通信网络的车辆无线网关,以及具有该无线网关的车辆通信系统,及具有通信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上车辆各个组成单元间广泛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比如CAN总线,进行信号传输。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在车辆上装备,有线通信方式表现出一些不利之处。一方面,更多的线束增大了车辆自重,不利于燃油经济性的改善;另一方面,在一些车辆部位设计有线通信线路可能并不容易,在布线操作工艺上也更为繁琐。
受限于传统有线通信网络的总线结构,车辆各个组成单元间的通信发生冲突时,会造成其中部分通信的延迟。随着多媒体、人机接口等技术更多地应用在车辆中,这种延迟可能造成的问题逐渐突出。
同时,出于对车辆安全性的保障,需要对已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避免对车辆通信系统的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干扰,并保护车辆中所存储数据的安全和私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无线网关,将无线通信网络应用到车辆组成单元之间,改善了车辆组成单元之间的通信方式。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具有这种无线网关的车辆通信系统。
为此,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无线网关,其包括:处理器;有线通信网络模块,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提供连接车辆的多个组成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有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模块,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提供连接车辆的多个组成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网络。
可选地,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车辆无线网关,还包括外部无线通信模块,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提供能够将所述车辆组成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与车辆外部单元相连接的外部无线通信网络的联网接口;所述外部无线通信模块包含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近场通信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车辆无线网关,其中所述有线通信网络模块包含CAN总线和以太网数据控制器、数据收发器,并且所述CAN总线和以太网共享有线连接,其中,复用已有的线束属于总线型拓扑,并通过线束的针脚号,进行网络划分;所述CAN总线通讯的终端电阻存在于使用CAN 总线的模块端。
可选地,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车辆无线网关,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模块包括基于无线电射频通讯的控制器、数据收发器和作为预留功能扩展使用的RFID扩展接口。
可选地,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车辆无线网关,其中在连接到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或者所述外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车辆多个组成单元或车辆外部单元中选定虚拟主控节点和虚拟次要主控节点,并以所述虚拟主控节点为中心形成虚拟星型拓扑,保证无线网网络通讯仲裁和无线网络通讯的冗余。
可选地,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车辆无线网关,其中所述车辆无线网关还包括与主处理器电连接、用于精确定位车辆位置的卫星定位模块。
可选地,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车辆无线网关,其中所述车辆无线网关还包括网络防火墙,所述外部无线通信网络经过网络防火墙将所述车辆组成单元与车辆外部单元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