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片的碾压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5991.0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伟;吴赛舟;姜林华;徐尔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碾压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电池极片的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使均匀涂布干燥后的电池极片依次通过箔材加热装置、电极预热装置、电极碾压装置和厚度固化装置;在电池极片通过箔材加热装置时,使用箔材加热装置对电池极片的箔材区域进行加热;在电池极片通过电极预热装置时,使用电极预热装置对电池极片的涂布区域进行加热;在电池极片通过电极碾压装置时,使用电极碾压装置对电池极片进行碾压;在电池极片通过厚度固化装置时,使用厚度固化装置对电池极片依次进行烘烤和冷却;
其中,电极碾压装置包括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碾压辊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碾压辊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均为中部内收、两端外鼓的圆柱体,所述第一碾压辊与第二碾压辊之间具有供电池极片通过的间隙,所述间隙由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的中部向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的端部逐渐缩小;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用于对电池极片进行碾压,以使电池极片的中部和边缘部的厚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电极碾压装置对电池极片进行碾压的同时,还对电池极片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温度的范围为90℃-110℃;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对电池极片的边缘部施加的碾压力大于对电池极片的中部施加的碾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经过烘烤和冷却处理的电池极片通过测厚装置,使用测厚装置检测电池极片的厚度并对检测获得的厚度数据进行记录;
在使用厚度固化装置对电池极片依次进行烘烤和冷却处理之前,使经碾压的电池极片通过检测装置,使用检测装置检测电池极片的不良区域并对所述不良区域的信息进行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电池极片通过箔材加热装置之前,还包括:
使电池极片通过电极纠偏装置,使用电极纠偏装置对电池极片的位置进行检测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均匀涂布干燥后的电池极片依次通过箔材加热装置、电极预热装置、电极碾压装置和厚度固化装置之前,还包括:
将电极料卷装载于放卷装置上,所述电极料卷由电池极片卷绕而成;
将电极料卷的放卷端依次穿过电极纠偏装置、箔材加热装置、电极预热装置、电极碾压装置、厚度固化装置和检测装置后装载于收卷装置上。
6.一种电池极片的碾压设备,用于运行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极片的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箔材加热装置、电极预热装置、电极碾压装置和厚度固化装置;
所述箔材加热装置用于对电池极片的箔材区域进行加热;所述电极预热装置用于对电池极片的涂布区域进行加热;所述电极碾压装置用于对电池极片进行碾压;所述厚度固化装置用于对电池极片依次进行烘烤和冷却,以使电池极片的厚度固化;
所述电极碾压装置包括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碾压辊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碾压辊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均为中部内收、两端外鼓的圆柱体,所述第一碾压辊与第二碾压辊并排设置,第一碾压辊与第二碾压辊之间具有供电池极片通过的间隙,所述间隙由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的中部向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的端部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59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