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导丝的快速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4722.2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4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杨为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洛;王瑜;杨为锦 |
主分类号: | A61K47/00 | 分类号: | A61K47/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导丝 快速 止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带导丝的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止血单元以及用于穿置各止血单元的导丝;每个止血单元的内部设有贯穿止血单元并用于供导丝穿过的通道,止血单元的头部呈子弹头状,止血单元的尾部对应设有容许另一止血单元的头部插入的凹陷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战创伤快速止血的带导丝的快速止血装置,尤其适合于盲孔枪弹伤口的快速止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带导丝的快速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解决失血问题仍是目前战创伤处理当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类问题,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无法控制大量失血的病例占可挽回死亡病例中的90%。
目前战场上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存在着止血不完全、操作不简便、不能单手使用、压力不易控制和观察等缺点,另外还易造成严重的疼痛或组织损伤。使用部队现行列装的止血带后远端组织容易发生缺血性损伤,引起组织坏死,厌氧感染从而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害怕导致肢体坏死,因而不鼓励战场上使用止血带。
从以上可以看出战场上控制躯干和肢体连接处的失血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当腹股沟区或腋窝处的主要动静脉创伤破裂时,目前战场上所能采取的手段极为有限。
通常来说枪弹伤的创面是不规则的,尤其是步枪所造成的创面。若是出现腹股沟区或腋窝处的枪弹伤合并主要的动静脉破裂出血,那么现有采用的局部加压保证或使用止血带包扎止血的方式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
枪弹伤包括盲孔伤和通孔伤。针对盲孔伤,其形成的伤道深,且呈螺旋不规则状,止血材料通常难以到达盲孔伤道的顶部,从而导致止血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战创伤快速止血的带导丝的快速止血装置,尤其适合于盲孔枪弹伤口的快速止血。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导丝的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用于对伤口进行止血的止血单元,所述多个止血单元通过一条导丝串接;
每个止血单元的内部设有贯穿止血单元并用于供导丝穿过的通道,所述止血单元的头部呈子弹头状,止血单元的尾部对应设有容许另一止血单元的头部插入的凹陷部;
所述止血单元由团聚的止血链构成;所述止血链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伤口进行止血的止血子单元并通过设置于各止血子单元之间的连接线串接而成。
本发明由于具有携带方便、特别适合枪弹创口的止血等特点,因而特别适用于战伤急救,突出了战地急救对象、应用目的特殊性,更加适合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既可达到传统手段的止血效果,又可降低止血带使用并发症发生率,可适当延长止血装置应用时间,争取更长的后送时间以便分级救治。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当对盲孔枪伤道进行止血时,先将导丝一端插入伤道中直至伤道顶部,再将导丝的另一端从止血单元的顶部穿入所述通孔中,止血单元顺着导丝的引导插入至伤道中,下一个止血单元按照同样的方式插入伤道内,且其顶部插入到上一个止血单元的底部凹陷。将多个止血单元按照上述方式插入,直至第一个插入伤道的止血单元到达伤道的顶部。再将伤口表面进行适当的封堵固定,例如绷带简单捆绑、采用医用胶布将伤口表面进行黏贴等办法均可,简单高效。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进一步的,部分止血子单元由吸血膨胀的止血块构成,部分止血子单元由用于辅助止血的功能囊体构成。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止血效果:
每个止血单元由带有封闭内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腔的填充物组成,所述壳体由团聚的止血块压制而成,填充物由多个所述功能囊体组成。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与后端盖。所述功能囊体为内部充有气体的减压囊体、内部充有染料的染色囊体以及内部充有抗炎药物的抗炎囊体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洛;王瑜;杨为锦,未经王洛;王瑜;杨为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4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止血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止血抢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