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自动运料的智能型外圆淬火机床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03412.9 | 申请日: | 201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机床 物联网 机身 外圆 运料 传料机构 感应加热 输送机构 推料机构 冷却箱 输送箱 淬火 支架 自动上下料 搬运工件 工作效率 均匀设置 智能传输 上料箱 推料箱 下料箱 烫伤 推料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自动运料的智能型外圆淬火机床,包括机身、推料箱、上料箱、感应加热箱、冷却箱、下料箱、两个凹槽、三个输送箱和至少两个支架,所述支架均匀设置在机身的下方,所述凹槽、感应加热箱、冷却箱和输送箱均设置在机身的上方,所述输送箱内设有输送机构,所述凹槽内设有传料机构,所述推料箱内设有推料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具有自动运料的智能型外圆淬火机床通过输送机构实现了工件在淬火加工过程中智能传输的功能,提高了淬火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还通过传料机构和推料机构实现了自动上下料,避免人力搬运工件时被高温烫伤,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自动运料的智能型外圆淬火机床。
背景技术
淬火设备指进行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的设备,主要分为中频淬火炉、高频淬火炉、工频淬火炉,数控淬火机床,一体化淬火机床,外圆淬火机床属于一体化淬火机床的一种,主要对各类轴、棒、管、圆形零部件外圆面进行整体或局部淬火。
现有外圆淬火机床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要人工运输工件,由于淬火时需要高温将工件加热,所以对工人存在烫伤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在工件完成某一工步时,不能自动传输到下一加工位置,加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自动运料的智能型外圆淬火机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自动运料的智能型外圆淬火机床,包括机身、推料箱、上料箱、感应加热箱、冷却箱、下料箱、两个凹槽、三个输送箱和至少两个支架,所述支架均匀设置在机身的下方,所述凹槽、感应加热箱、冷却箱和输送箱均设置在机身的上方,所述感应加热箱和冷却箱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输送箱之间,所述推料箱设置在机身的靠近感应加热箱的一端,所述上料箱和下料箱与凹槽一一对应,所述上料箱和下料箱均固定在机身的一侧,所述上料箱位于推料箱和感应加热箱之间,所述输送箱内设有两个输送机构,所述凹槽内设有传料机构,所述推料箱内设有推料机构;
所述传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轮、从动轮、固定杆和传送带,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轮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的两端;
两个输送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箱的两侧的内壁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槽、两个转动组件和两个夹紧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两个夹紧组件之间,所述输送槽设置在输送箱上,两个夹紧组件分别设置在输送槽的两侧;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驱动单元、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所述输送箱的顶部套设在第一丝杆的顶端,所述第一升降块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升降块的与第一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丝杆匹配的第一螺纹,所述输送箱的底部套设在第二丝杆的底端,所述第二升降块套设在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升降块的与第二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二丝杆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的旋向与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
所述机身内设有PLC和天线,所述天线和第一电机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夹紧组件中的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驱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转动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输送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电机与驱动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丝杆的底端和第二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PLC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3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