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保技术的固体垃圾焚烧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3194.9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昆仑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12;F23G5/44;F23G5/4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44384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雪婷;彭西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座 贯通连接 排烟管 给料 塔体 焚烧 高温烟气 固体垃圾 环保技术 热交换管 上料筒 输料管 冷空气 垃圾燃烧过程 过滤器 燃烧 烘干处理 内腔侧壁 内腔顶端 内腔上部 喷气装置 排渣口 垃圾 导气 底端 内嵌 加热 烟雾 燃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保技术的固体垃圾焚烧塔,包括塔座、塔体和上料筒,塔座的顶端贯通连接塔体,塔座的内腔顶端设有喷气装置,塔座的内腔侧壁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渣口,塔体的内腔上部设有热交换管,塔体的顶端贯通连接有给料排烟管,给料排烟管的中部贯通连接输料管,给料排烟管的内嵌上部设有过滤器和导气扇,输料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上料筒的一侧端顶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给料排烟管,利用高温烟气对待焚烧的垃圾进行烘干处理,提高垃圾的燃烧效果,降低烟雾的产生;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同时与热交换管相互作用,对冷空气进行加热,使得冷空气在进入塔座内前,获得较高的温度,降低对燃料的损耗,提高燃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环保技术的固体垃圾焚烧塔。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
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通常是将可回收的垃圾回收后再对不需要的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但是现有的垃圾焚烧装置不够环保,焚烧效率低下,浪费能源,焚烧的烟气直接排放,对空气危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环保技术的固体垃圾焚烧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环保技术的固体垃圾焚烧塔,包括塔座、塔体和上料筒,塔座圆柱形结构,塔座的顶端贯通连接塔体,塔座的轴线与塔体的轴线重合,塔座的内腔顶端设有喷气装置,喷气装置的内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喷嘴,塔座的内腔底壁设有导流板,塔座的内腔侧壁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渣口,塔体的一内腔壁底部设有燃油喷嘴和电子打火装置,燃油喷嘴设在电子打火装置的下方,燃油喷嘴的进油端贯通连接供油管,塔体的内腔上部设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是环形结构,热交换管的单边横截面是半圆形结构,热交换管的一侧内壁顶部贯通连接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鼓风机,热交换管的另一侧内壁底部贯通连接气管,气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喷气装置的顶端,塔体的内腔底端设有炉箅,塔体的顶端贯通连接有给料排烟管,给料排烟管的中部贯通连接输料管,给料排烟管的内嵌上部设有过滤器和导气扇,过滤器设在导气扇的上方,过滤器包括管体、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管体是上下端均为敞口型结构,管体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三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给料排烟管的内腔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缓料板,输料管是斜向上设置,输料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上料筒的一侧端顶部,上料筒设在塔座的左侧,上料筒的一侧端底部设有上料孔,上料筒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上料筒的内腔底壁,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上料筒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旋转轴与上料筒之间是转动连接,旋转轴上套设有绞龙。
进一步的,喷嘴是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的,导流板是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热交换管的内孔壁均匀的设有若干热交换翅片。
进一步的,炉箅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渣孔。
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网是滤尘网,第二过滤网是活性炭层,第三过滤网是脱硫网层。
进一步的,绞龙是向上推进的空间螺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昆仑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昆仑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3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