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02802.4 | 申请日: | 2018-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迎;赵微;阮新朝;李嘉伟;谢才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麦春明 |
| 地址: | 41001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继站 复杂 拓扑 网络 密钥 分配 系统 实现 方法 | ||
1.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A、连续变量初始密钥分发步骤:处于拓扑网络的多个发送方各自产生双模纠缠量子态,每个发送方保留一个双模纠缠量子态中的一个模,并将另外一个模经过量子信道送至由多个平衡分束器构成的中继站;
步骤B、连续变量密钥测量步骤:中继站将接收到的模进行测量并公开其测量结果,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多个发送方;
所述步骤B为:发送方A发送的模A2和发送方B发送的模B2经过平衡分束器BS1,产生新的量子态模A'和模B';发送方C发送的模C2和发送方D发送的模D2经过平衡分束器BS2,产生新的量子态模C'和模D';在中继站中,将模B'和模D'送至平衡分束器BS3产生新的量子模H2和模H1,模A'和模C'送至平衡分束器BS4产生新的量子模H3和模H4;将模H1,H2,H3和H4分别送至各个零差探测器进行检测,对于H1,检测正交P方向的量,即对于H2,检测正交X方向的量,即对于H3,检测正交X方向的量,即对于H4,检测正交X方向的量,即中继站通过光纤信道将检测结果公开传输到发送方A、B、C和D;
步骤C、多个发送方利用公开测量的结果对各自保留的模进行操作,从而获得一致的安全的密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为:发送方A产生由模A1和模A2构成的双模纠缠量子态,发送方A保留模A1,并将模A2送至中继站;发送方B产生由模B1和模B2构成的双模纠缠量子态,发送方B保留模B1,并将模B2送至中继站;发送方C产生由模C1和模C2构成的双模纠缠量子态,发送方C保留模C1,并将模C2送至中继站;发送方D产生由模D1和模D2构成的双模纠缠量子态,发送方D保留模D1,并将模D2送至中继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为:
当获得的共同密钥为时,发送方A对保留的模A1不进行任何操作,公式表示如下由此,可得其中是A1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是A2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为共同密钥;
发送方B对保留的模B1进行位移操作,公式如下是B3在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是B1在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和是H3和H4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发送方B接收到从中继站发送的和的具体值,根据公式:
发送方B选择检测结果和B1经过位移零差检测后,得到的结果是根据得到共同密钥
发送方C对保留的模C1进行位移操作,公式如下其中是C3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是C1在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和是H2和H3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发送方C选择检测结果和C1经过位移零差检测后,得到的结果是根据得到共同密钥
发送方D对保留的模D1进行位移操作,公式如下其中是D3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是D1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和是H2和H4在正交X方向进行零差检测的结果,发送方D选择检测结果和D1经过位移零差检测后,得到的结果是根据得到共同密钥此时四方都获得了共同的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8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