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2687.0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怡璇;冯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盱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C09D1/00;C09D7/61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护板 周向定位结构 轻质汽车 耐磨 安全性能 表面分布 顶部设置 体表面涂 正交分布 安装卡 凹陷部 加强筋 喇叭网 耐磨层 三角板 十字型 扶手 侧碰 孔座 内扣 质轻 周沿 车门 美观 体内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包括门护板本体,所述门护板本体一侧顶部设置有三角板,另一侧中部设置有凹陷部,门护板本体内周沿设置有若干安装卡孔座,门护板本体上部安装有车门内扣手,中部设置有扶手,下部设置有喇叭网,门护板本体表面分布有周向定位结构,所述周向定位结构为十字型,周向定位结构周围设置有若干正交分布的加强筋,所述门护板本体表面涂覆有耐磨层。所述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结构简单、质轻、强度高、外观美观,并且很大程度提高门护板的侧碰安全性能,增强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中汽车门护板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门护板作为汽车零部件,是车门内饰的主要结构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1、它的立体艺术造型提高了汽车室内造型效果,给人以美感;2、采用触感好的非金属材料,提高乘坐舒适性,车辆冲撞时能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但是,目前的汽车门护板稳定性差,受外力作用容易变形,且质量较重,增加了整车重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所述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结构简单、质轻、强度高、外观美观,并且很大程度提高门护板的侧碰安全性能,增强汽车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包括门护板本体,所述门护板本体一侧顶部设置有三角板,另一侧中部设置有凹陷部,门护板本体内周沿设置有若干安装卡孔座,门护板本体上部安装有车门内扣手,中部设置有扶手,下部设置有喇叭网,门护板本体表面分布有周向定位结构,所述周向定位结构为十字型,周向定位结构周围设置有若干正交分布的加强筋,所述门护板本体表面涂覆有耐磨层。所述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同时强度高,很大程度提高门护板的侧碰安全性能,增强汽车的安全性,此外设置耐磨层,增强了其耐磨损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门护板本体内侧周沿设置有若干加强翼板。进一步增强门护板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门护板本体周沿还卡合设置有防撞条。在发生碰撞时能进行缓冲,保护汽车和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槽盒。
进一步地,所述门护板本体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具有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膨胀系数小等特点,不易变形,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溶不胀、耐油、抗辐射、抗老化,提高了整车的性能。且碳纤维材料门护板比普通塑料门护板材料轻,可以有效减轻整车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碳纤维:22~30份;硼酸铝晶须:5~11份;碳化钨:1~3份;二硫化钼:1.5~4份;纳米碳酸钙:4~9份;纳米氧化铝:1~5份;助剂:0.5~3.5份。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碳纤维:29份;硼酸铝晶须:6份;碳化钨:2份;二硫化钼:3份;纳米碳酸钙:5份;纳米氧化铝:3份;助剂:1.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结构简单、质轻、强度高、外观美观,并且很大程度提高门护板的侧碰安全性能,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设置耐磨层,增强了其耐磨损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耐磨轻质汽车门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的侧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门护板本体,2为三角板,3为凹陷部,4为安装卡孔座,5为车门内扣手,6为扶手,7为喇叭网,8为周向定位结构,9为加强筋,10为加强翼板,11为槽盒,12为侧围主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盱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盱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