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2567.0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申怀彬;王垒;李昭涵;吴瑞丽;王洪哲;李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8;B82Y40/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47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烁 结构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包括核体和包覆于所述核体外表面的ZnS壳层;所述核体的化学组成为Z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量子点具有窄的发射峰半峰宽的荧光特性,在生物分子标记、免疫检测、光发射二极管、激光器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如CdSe、ZnSe、ZnCdSe或ZnCdSeS等就是应用较为普遍的荧光量子点。但上述荧光量子点的荧光性能稳定性较差,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闪烁行为,严重影响了量子点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例如在生物检测过程中荧光量子点的闪烁可能造成示踪目标的丢失,在电致发光器件应用中荧光量子点的闪烁会造成器件效率的降低以及不稳定发光,极大的限制了荧光量子点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具有稳定的荧光性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包括核体和包覆于所述核体外表面的ZnS壳层;所述核体的化学组成为Zn
优选地,所述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的直径为4.5~25nm。
优选地,所述核体为Z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非闪烁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镉源、锌源、脂肪酸和不含磷有机溶剂混合,在无氧条件下加热,得到镉和锌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检测霍乱弧菌分型的指纹图谱库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密钥链同步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