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服务器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2244.1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智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服务器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大数据服务器智能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侧面设有多个开口,服务器存放板一端穿过开口延伸至外壳内,服务器存放板侧面通过滑块与开口内壁的导轨滑动连接,服务器存放板上设有服务器安装凹槽,外壳内对应设有多个接线板和一个主线板,外壳内顶部设有空气制冷机,空气制冷机的出风口与主管一端连接,主管另一端通过分流阀与多个支管连接,支管另一端通过服务器的散热孔延伸至服务器内;实现了系统设计合理,便于对服务器进行存放,不易损坏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大数据服务器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由于大数据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则需要使用多个服务器,如数据接口服务器、分步式爬虫服务器、数据清洗转换服务器、分步式存储服务器、并行分析服务器、硬盘数据库服务器、内存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将上述服务器杂乱的堆放在机房内,不易管理,且服务器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大数据服务器智能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大数据多个服务器存放难于管理,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系统设计合理,便于对服务器进行存放,不易损坏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大数据服务器智能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侧面设有多个开口,服务器存放板一端穿过开口延伸至外壳内,服务器存放板侧面通过滑块与开口内壁的导轨滑动连接,服务器存放板上设有服务器安装凹槽,外壳内对应设有多个接线板和一个主线板,外壳内顶部设有空气制冷机,空气制冷机的出风口与主管一端连接,主管另一端通过分流阀与多个支管连接,支管另一端通过服务器的散热孔延伸至服务器内。
其中,本发明的原理为:将多个服务器集中在外壳内,利用外壳进行保护,且设有便于推进和推出的服务器存放板,便于对服务器进行灵活管理,且设有风冷结构,可以对服务器进行制冷,制冷能够延伸至服务器内部,制冷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外壳底面设有带刹脚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备用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处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锁扣。
进一步的,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和过滤网。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解决了现有的大数据多个服务器存放难于管理,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系统设计合理,便于对服务器进行存放,不易损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智易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智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