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与异制式干扰规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1982.4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功国;姚超飞;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8/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蜂窝 窄带 联网 制式 干扰 规避 方法 | ||
1.一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与异制式干扰规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待部署区域内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信息,所述基站信息包括站址信息、站间距信息、覆盖半径,以及现网非NB-IoT基站信息,并将NB-IoT基站信息以及非NB-IoT基站信息导入电子地图;
2)将基站信息导入地图后,以NB-IoT区域为中心,NB-IoT覆盖区域为半径,将规划区域划分成NB-IoT区域、缓冲区、非NB-IoT区域;
3)统计链路计算信息,计算NB-IoT基站与非NB-IoT基站的隔离耦合损耗要求;
4)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NB-IoT基站与非NB-IoT基站的隔离耦合损耗要求,采用设定的传播损耗模型,计算出干扰缓冲区的大小;
5)对干扰缓冲区域进行清频;
所述统计链路计算信息包括:噪声系数系统带宽Bij、允许底噪抬升Hij、底噪Lij、允许干扰Mij、干扰源发射功率Pij、折损后的干扰源发射功率pij、干扰带宽比Kij及隔离耦合损耗Nij,其计算过程包括:
pij=Pij-10logKij (0.3)
Nij=pij-Mij (0.4)
其中i=(1,2),1表示上行,2表示下行;j=(1,2,3,4),1表示NB-IoT终端干扰非NB-IoT,2表示NB-IoT基站干扰非NB-IoT,3表示非NB-IoT终端干扰NB-IoT,4表示非NB-IoT终端干扰NB-IoT;
步骤4)采用预先设定的传播损耗模型适用条件,计算出干扰缓冲区的大小,具体包括步骤:
如果NB-IoT部署于150-1500MHz,将隔离耦合损耗Nij带入公式(1.5),计算得到缓冲区大小:
如果NB-IoT部署于1.8GHz,将隔离耦合损耗Nij带入公式(1.6),计算得到缓冲区大小:
其中,fc为工作频率,单位MHz;h1为基站天线高度,单位m;h2为终端天线高度,单位m;d为缓冲区大小,单位km;为有效天线修正因子,其值与覆盖区域的面积和所处的天线环境相关,取值如公式(1.7)所示;Ccell为小区类型修正因子,取值如公式(1.8)所示;Cm为城市中心修正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与异制式干扰规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B-IoT基站信息以及现网非NB-IoT基站信息包括:站址信息、站间距信息、覆盖半径,将基站信息导入电子地图,首先将基站信息保存成KML格式,打开谷歌地球,将基站信息导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与异制式干扰规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采用合适的传播损耗模型,计算出干扰缓冲区的大小,具体包括步骤:
按照所述隔离耦合损耗计算值,取最大隔离耦合损耗值,采用预先设定的传播损耗模型适用条件,计算出干扰缓冲区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与异制式干扰规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传播损耗模型采用Okumura-Hata模型或Cost231-Hata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与异制式干扰规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对干扰缓冲区域进行清频具体包括步骤:
所述清频,在干扰缓冲区,非NB-IoT小区中用于NB-IoT部署的资源块不参与发送和接收信号,当NB-IoT小区和异制式小区完全同步时,该资源块不能被NB-IoT终端调用,并且置空的RB资源块不发送公共参考信号CR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19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