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护眼睛和防飞溅的激光除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1818.3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能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护 眼睛 飞溅 激光 除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眼睛和防飞溅的激光除锈机,包括外壳、激光发射器和两个把手,外壳内设有凹槽、两个通孔和保护机构,凹槽内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挡光板、驱动单元、滑槽、滑块、固定块、伸缩架、移动块、定位块、升降块、移动槽和摆动单元,保护机构包括转动单元和两个移动单元,该具有保护眼睛和防飞溅的激光除锈机,通过升降机构,能够将工件表面反射的高能激光进行过滤,避免反射的激光损伤工人的眼睛,有效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不仅如此,通过保护机构,该激光除锈机能够将除锈工作中产生的大量飞溅物挡住,避免这些飞溅物容易溅射到工人的身体表面或衣服上,避免工人烧伤或损坏衣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眼睛和防飞溅的激光除锈机。
背景技术
传统除锈工业有各种各样的除锈方式,多是利用化学药剂和机械方法进行除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环保和安全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工业生产除锈中可以使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将变得越来越少,而激光除锈具有无研磨、非接触、无热效应和适用于各种材质的物体等特点,被认为是金属表面除锈最可靠、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但是现有的激光除锈机会产生大量飞溅物,这些飞溅物容易溅射到工人的身体表面或衣服上,造成工人烧伤或损坏衣服,不仅如此,锈迹除去后的工件表面较为光滑,会引起激光反射,并且由于激光的能量较大,会使得反射的激光损伤工人的眼睛,而现有的激光除锈机一般没有挡光功能,无法有效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护眼睛和防飞溅的激光除锈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护眼睛和防飞溅的激光除锈机,包括外壳、激光发射器和两个把手,所述激光发射器与外壳固定连接,两个把手分别固定在外壳的两侧,所述外壳内设有凹槽、两个通孔和保护机构,所述凹槽设置在外壳的远离激光发射器的一侧,两个通孔均设置在外壳的靠近激光发射器的一侧,所述凹槽内设有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挡光板、驱动单元、滑槽、滑块、固定块、伸缩架、移动块、定位块、升降块、移动槽和摆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滑块传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凹槽内的底部,所述升降块的下方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块设置在移动槽内,所述定位块固定在升降块的下方,所述伸缩架的底端的一侧与滑块铰接,所述伸缩架的底端的另一侧与固定块铰接,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一侧与移动块铰接,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另一侧与定位块铰接,所述摆动单元设置在升降块内,所述挡光板设置在升降块的上方,所述摆动单元与挡光板传动连接;
所述摆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转动杆和至少两个摆动块,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转动杆传动连接,各摆动块均匀分布在转动杆上,所述摆动块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块的顶端与挡光板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转动单元和两个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与通孔一一对应,两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转动单元的两侧,所述转动单元与两个移动单元传动连接;
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和两个丝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两个第二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两侧,两个第二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所述丝杆与第二齿轮一一对应,所述丝杆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所述丝杆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两个丝杆中,一个丝杆上设有第一外螺纹,另一个丝杆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反,所述丝杆与移动单元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为了增强防滑效果,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垫。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伸缩架的伸长和收回,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泵、气缸和活塞,所述气缸固定在凹槽内的底部,所述气泵与气缸连通,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活塞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能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海安能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18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锈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油管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