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0726.3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3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千允畅;金容漌;崔明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3/00 | 分类号: | B60C13/00;B60C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附着/脱附,在湿的路面行驶时防止水溅,可通过散热进行冷却的轮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备胎面及与上述胎面连接的胎肩部的轮胎,包括:保护器部,在胎肩部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具备,并沿长度方向按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贯通部;多个突出部,具备于保护器部并沿保护器部的长度方向按一定间隔形成;及多个设置槽,形成于胎肩部的侧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TIRE),尤其涉及一种在湿的路面行驶时可防止溅水,通过散热提高冷却效果的轮胎。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现有技术的轮胎主要是聚焦于干的路面上的行驶性能进行开发的。这样的轮胎虽然可确保在干的路面上的稳定的行驶性能,但在湿的路面上行驶时,存在向车体、沿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行驶的其它车辆、沿人行道行走的行人溅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在轮胎外侧面形成突起以防止在路面和胎面之间产生的溅水,但在与外部发生冲击时较之轮胎容易破损或老化,从而缩短附着有上述突起的轮胎的寿命。
另外,如现有技术那样制成的突起,除了防止溅水的功能之外没有其他的功能。
在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10-0123226号(发明名称:提高了散热特性的防溅水轮胎)中,提供一种提高了散热特性的防溅水轮胎,其在环状的防溅水突起突出形成于胎壁部的防溅水轮胎中,在上述环状的防溅水突起和上述胎壁部的表面之间,按一定间隔一体形成有多个散热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10-0123226号(2010.11.24.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在车辆行驶于湿的路面时,防止路面的水溅起,且可有效散发轮胎的旋转所产生的热的轮胎。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受上述技术课题的限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未被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可通过下面的内容将变得明了。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其具备胎面及与上述胎面连接的胎肩部,包括:保护器部,在上述胎肩部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具备,并沿长度方向按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贯通部;多个突出部,具备于上述保护器部并沿上述保护器部的长度方向按一定间隔形成;及多个设置槽,形成于上述胎肩部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器部具备主体部、露出至外部的作为上述主体部的一面的外周面及与上述胎肩部的侧面接触且作为上述主体部的另一面的内周面,而上述贯通部在上述内周面以槽的形状形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突出部连接形成于上述贯通部之间的突出的支撑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器部具备主体部、露出至外部的作为上述主体部的一面的外周面及与上述胎肩部的侧面接触且作为上述主体部的另一面的内周面,而上述贯通部贯通上述主体部形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突出部形成于上述内周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突出部沿上述保护器部的高度方向贯通形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上述突出部中,突出头的至少一个部位的外围大于突出主体的外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贯通部以上述保护器部的高度为准具备相同截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贯通部以上述保护器部的高度方向为准两端部扩张形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相对于上述贯通部的第一开口面的第一切线和与地面水平的第二切线构成的角度为0~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韩国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0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
- 下一篇:应用物联网防止汽车车轮侧面碰撞道边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