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樟树山地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0076.2 | 申请日: | 2018-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莫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玉明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苗 香樟树 山地 造林成活率 育苗成本 种子发芽率 采种 底肥 有效解决 运输成本 运输距离 栽培技术 种子处理 成苗率 苗圃地 育苗地 造林地 除草 出圃 可选 整地 施肥 播种 栽培 林木 造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香樟树山地育苗方法,属于林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采种、种子处理、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足底肥、播种、遮阴、除草、施肥9个步骤,本发明利用山地育苗栽培,有效解决香樟树育苗难找育苗地,育苗成本高,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其有益效果是:种子发芽率达95%以上,成苗率达92%以上,苗期12~14个月,平均高达30厘米以上,符合出圃造林,可选在造林地旁地租价低廉的山地进行育苗,减少育苗成本,而且因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少,造林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樟树育苗技术的方法,属于造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香樟树又名乌樟,为樟科樟属乔木,树冠庞大,呈广卵形,树皮幼时绿色,光滑,老时灰褐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纵裂。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2 cm,下面微被白粉。
香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生长快,根深叶茂,冠大荫浓,四季常绿,树姿高大雄伟,具有防沙固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是优美的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防护林树种。香樟树材质优良,硬度适中,结构致密,木材耐腐、防虫,是家具、板料、农具、雕刻的良材;因其有香气,还可用来提炼樟脑或制成化学原料。
香樟树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开展香樟树人工栽培,首先要解决香樟树苗木问题,现在香樟树育苗都选在良田或平地,一是与粮争地,不容易找育苗,即使找到也地租很贵,加大育苗成本;二是往往与造林地相距遥远,造成运输成本增加,且水分蒸发过多造成造林成活率降低。
发明内容
地育苗方法,减少育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
技术方案: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采种:香樟果实于10~11月成熟,在种子成熟脱落前,把香樟树下的灌木杂草清除干净,铺上塑料布,等待种脱落后收集。
2.种子处理:采种后拌草木灰脱脂20~24小时,再洗净晾干,播种前再进行催芽处理,用55℃~58℃温水浸种5~6小时,再用0.3%高锰酸钾浸泡2~3小时,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95%以上。
3.苗圃地选择:选坡度小于10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背风,交通、灌溉、排水方便的山地为育苗地。
4.整地:苗圃地要细致整地,11~12月先将地上杂草灌木砍倒晒干烧尽,进行深挖翻土,深度达30~35厘米,清除树头草根,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再于播种前翻挖一次,打碎土块,使土壤充分细碎,然后沿等高线横向起畦,畦面宽1.3~1.5米,高10~15厘米,畦沟宽30~35厘米。
5、施足底肥:起好畦后,亩施底肥3500~4000公斤,底肥为90%的腐熟有机肥料,10%的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充分混合,均匀撤在畦面上,后翻入土内。
6、播种:时间选在开春3月中旬至4月上旬之间,播种时,把种子倒置(顶部向下,基部向上)或侧卧于苗床上,然后盖一层薄土以刚好盖过种子,株距为5~8㎝,行距为15~18㎝。
7、遮阴:在幼苗出齐后,及时搭荫棚遮荫,遮阳网的透光度为40%~45%,苗龄达10个月后拆除遮荫物。
8、除草:应选择雨后或灌溉后进行拔草,为防止拔草时苗木松动或被带起,拔时用手指按住苗木周围土壤,并将草根留下的洞凹用细土填平,有松动的苗木应及时将土按紧压实。
9、施肥:幼苗生长初期,施高磷低氮的混合肥一次,氮磷钾比例以1:3:1为宜,到12月中旬以后施磷钾肥1次,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玉明,未经莫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0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樟树人工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辣木衰弱植株复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