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用于传送多个预定部件的柔性承载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1622.3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6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昀韡;刘铮;周恒园;李正;陈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B65D73/02;B65D85/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李勇;黄海波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送 预定 部件 柔性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传送多个预定部件的柔性承载带(100)。承载带(100)包括沿着承载带(100)的纵向轴线(102)形成于柔性基板(110)中的多个间隔开的口袋(120)。每个口袋(120)包括限定主口袋腔(131)的主口袋(130),该主口袋腔(131)的形状和尺寸被设定成接纳和存储部件(101)。口袋(120)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与主口袋腔(131)接续的至少一个侧口袋(141)。侧口袋(140)具有底部外表面(142b),该底部外表面(142b)在基板(110)下方至少延伸至与对应的主口袋腔(131)的底部外表面(132b)一样远。侧口袋腔(141)的形状和尺寸被设定成既不接纳也不存储预定部件(101)。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用于电子部件封装应用的承载带。
背景技术
承载带用于将部件(例如,诸如电阻器、电容器或集成电路的电子部件) 从部件制造商传送到将承载带内承载的部件组装成完整产品的不同制造商。承载带包括多个口袋,多个口袋以规则的间隔形成在承载带内并且具有与待承载的部件相容的几何形状。口袋通常由从承载带的顶部延伸到口袋的底部的多个壁部分限定。以这种方式,由承载带承载的部件搁置在所限定的口袋内。
通常,承载带在第一制造位置制造,卷绕在卷轴上并且传送到承载带旨在传送的部件的供应商。部件供应商将承载带从卷轴退绕,用部件沿着承载带填充口袋,将可移除的覆盖条沿着承载带粘附在部件填充的口袋上,将附接有覆盖条的部件填充的承载带卷绕到卷轴上,并且将其发送给使用者,使用者将其从卷轴馈送到移除部件的组装设备上。
与以这种方式卷绕在卷轴上的承载带关联的常见问题是承载带的第一缠绕部上的口袋倾向于进入或嵌套到承载带的相邻缠绕部分的口袋中。将一个口袋嵌套在另一口袋中引起口袋的壁部分彼此摩擦接合,然后使得需要很大的力来退绕承载带。这可导致承载带变形,使得自动设备不再能够可靠地从承载带移除部件。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发明是用于传送多个预定部件(诸如电子部件)的柔性承载带。承载带包括沿着承载带的纵向轴线延伸的柔性基板和沿着承载带的纵向轴线形成于柔性基板中的多个间隔开的口袋。每个口袋包括限定主口袋腔的主口袋,该主口袋腔的形状和尺寸被设定为接纳和存储部件。主口袋腔具有底部内表面和底部外表面,其中口袋的底部外表面在基板下方延伸。多个口袋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至少一个侧口袋,每个侧口袋限定与对应的主口袋腔接续的侧口袋腔。侧口袋腔具有底部内表面和底部外表面,侧口袋腔的底部外表面在基板下方至少延伸至与对应主口袋腔的底部外表面一样远。至少一个侧口袋的形状和尺寸被设定为不接纳或存储预定部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侧口袋腔的底部外表面在基板下方延伸得比对应主口袋腔的底部外表面更远。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每个侧口袋可为细长的,具有一对基本上平行的较长侧壁和基本上垂直于侧壁的较短端壁。侧口袋可沿着承载带的纵向轴线伸长,或者另选地,沿着相对于纵向轴线的第一倾斜方向伸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侧口袋腔和主口袋腔限定其间的开口接口,该开口接口的形状和大小被设定为使得当预定部件被接纳和存储在主口袋中时,部件至多能够仅从主口袋部分地移动到侧口袋。另选地,开口接口的形状和大小可被设定为使得部件甚至不能部分地移动到侧口袋中。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包括主口袋和至少一个侧口袋的口袋还包括从主口袋的第一侧从主口袋延伸的第一侧口袋以及从主口袋的相对的第二侧从主口袋延伸的第二侧口袋。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侧口袋还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侧口袋部分和沿着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纵向侧口袋部分。这种构型可采取T形或Y形的形式,其中T或Y的基部从主口袋延伸。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主口袋的侧面上可存在多于一个侧口袋。例如,可存在从主口袋的第一侧延伸的至少第一侧口袋和从主口袋的相对第二侧从主口袋延伸的第二侧口袋和第三侧口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1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