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百叶式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1426.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岩间进;泷泽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E06B9/24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田喜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叶式 遮光带 本实用新型 交替配置 百叶层 透光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百叶式膜(1),所述百叶式膜(1)具备透光带(11)和遮光带(12)交替配置的百叶层(10),遮光带(12)的间距是300μm以上且1100μ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适用于建筑物的窗户、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或平视显示器等的透光窗,且对入射于该透光窗的光的一部分的透过进行阻碍的百叶式膜。
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 2016-230999号专利主张优先权,并将该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通过在窗户玻璃的室内侧设置金属制的叶片排列的百叶窗,来进行调节从外部入射的光量。具有通过调节百叶窗的百叶角而能够容易地调节光量的优点,但另一方面,百叶窗的厚度一般比窗户玻璃厚,存在给室内侧的空间带来压迫感的问题。另外,在透光窗为弯曲或倾斜的情况下,难以沿着该透光窗的状态而设置现有的百叶窗。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研究人员考虑如能够紧贴于透光窗的透明膜具有百叶窗的功能,则能够适用于难以设置现有的百叶窗的地方,从而考虑了粘贴在现有的液晶显示画面而用于防止窥视而使用的光出射方向控制板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适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783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将现有的光射出方向控制膜粘贴在透光窗上,从室内侧观看外部的风景时,存在看见多个可视对象物重叠的重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研究人员进一步检讨发现该现象不是观察者的生理学的现象,而是由光出射方向控制膜作为衍射格栅而发挥功能的物理现象。
本实用新型鉴于所述情况而成,提供了一种设置在透光窗时看不见透过透光窗而看到的可视对象物的重影,不阻碍从特定方向入射于透光窗的光的透过,阻碍从该特定方向以外入射于透光窗的光的透过的百叶式膜。
[1]百叶式膜具备透光带和遮光带交替配置的百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带的间距是300μm以上且1100μm以下。
[2][1]所述的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以{所述透光带的宽度/(所述透光带的宽度+所述遮光带的宽度)}×100%表示的开口率是90%以上且99.9%以下。
[3][1]或[2]所述的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层的厚度是350μm 以上且3000μm以下。
[4][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带的宽度是270μm以上且1098μm以下。
[5][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带的宽度是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6][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以[所述遮光带的宽度]/[所述透光带的宽度]表示的比例是0.005~0.5。
[7][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层的俯视的尺寸为长是1cm~1000cm,且宽是1cm~1000cm。
[8][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层的表面及背面中的至少一面设有透明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带的间距是30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优选地,所述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带的间距是3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优选地,所述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带的宽度彼此均一且在长度方向固定。
优选地,所述百叶式膜的特征在于,以所述遮光带的宽度/所述透光带的宽度表示的比例是0.005以上且0.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未经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1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域光学薄膜
- 下一篇:纳米线栅结构和荧光各向异性增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