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鞋底和鞋有效
| 申请号: | 201790001373.8 | 申请日: | 2017-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1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寺崎志织;别所亚友;森安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 11361 | 代理人: | 张继成;尹晓倩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和鞋。在通过预定的底板中心线(s),将底板(10)的中足部(14)划分成足宽度方向两侧的内侧中足部区域(20)和外侧中足部区域(22)时,底板具有设置于内侧中足部区域(20)的刚性降低部(32),内侧中足部区域(20)的刚性降低部(32)基于与底板(10)的内侧缘(10c)和外侧缘(10d)的俯视时的形状不同的别的要素,使内侧中足部区域(20)的弯曲刚性降低,以使内侧中足部区域(20)的绕足宽度方向轴线的弯曲刚性比外侧中足部区域(22)的绕足宽度方向轴线的弯曲刚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的鞋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通过对鞋底的底板实施各种钻研,进行了使鞋具有各 种功能的尝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7/046959号公报
不过,在核心训练中进行平板支撑动作等时,鞋的穿着者(以下, 简称为穿着者)有时采取足尖站立姿势。本说明书中的“足尖站立姿 势”是指如下姿势:在使底板的后述的前足部接地的状态下,使底板 的至少后足部从地面浮起。在底板的除了接地部位以外的部位处,底 板相对于地面所成的角度没有特别限制。
在穿着者的腿部的肌力较弱的情况下,存在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尖 站立姿势的倾向。出于支撑穿着者的运动的观点考虑,期望提出一种 在足尖站立姿势下获得良好的稳定性的鞋底。基于这样的观点进行了 研究,本发明人获得了如下认识: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鞋底中存在 改良的余地,详细情况随后论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式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 一种能够实现足尖站立姿势的稳定性提高的鞋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鞋底,其是具备底板的鞋底,在通过 预定的底板中心线,将所述底板的中足部划分成足宽度方向两侧的内 侧中足部区域和外侧中足部区域时,所述底板具有设置于所述内侧中 足部区域的刚性降低部,所述内侧中足部区域的所述刚性降低部基于 与所述底板的内侧缘和所述外侧缘的俯视时的形状不同的别的要素, 使所述内侧中足部区域的弯曲刚性降低,以使所述内侧中足部区域的 绕足宽度方向轴线的弯曲刚性比所述外侧中足部区域的绕足宽度方 向轴线的弯曲刚性小。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实现足尖站立姿势的稳定性提高的鞋 底。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一个发明例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人体的足部骨骼的俯视图。
图3是从足长方向的前方观察穿着者的右脚的骨骼的图,图3(a) 表示穿着者的足尖和足跟接地时的位置关系,图3(b)表示从图3(a) 的位置关系起相交角变大后的状态。
图4是表示穿着者的右脚的跟骰关节面和距舟关节面的图,图4 (a)表示穿着者的足尖和足跟接地时的位置关系,图4(b)表示从 图4(a)的位置关系起相交角变大后的状态。
图5是用于说明跗横关节的运动轴的图,图5(a)是右脚的骨骼 的俯视图,图5(b)是从足宽度方向内侧观察该骨骼的图。
图6是表示设置有刚性降低部的底板的另一发明例的仰视图。
图7是成为又一发明例的一个的底板的仰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模拟用于分析的底板的模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分析的结果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外扭转阻力设想区域的图。
图11是表示用于分析的参考例的底板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世克私,未经株式会社爱世克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1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副车架冲压辅助出料机构
- 下一篇:铜管、热交换器及制冷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