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90000720.5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2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昌良;天野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Q7/00 | 分类号: | H01Q7/00;H01Q1/24;H01Q1/3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慧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面状导体 开口端 天线装置 线圈元件 第二面 俯视 开口 导体外缘 电子设备 对置 平行 本实用新型 重叠区域 不重叠 卷绕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具备:第一面状导体;第二面状导体,与第一面状导体平行地对置;以及线圈元件,将第一面状导体以及第二面状导体的平行方向作为卷绕轴,具有第一线圈开口端和与第一线圈开口端对置的第二线圈开口端。第一面状导体具有导体外缘和具有与导体外缘连接的部分的导体开口,导体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面状导体的俯视下位于第一面状导体和第二面状导体重叠的导体重叠区域内,线圈元件的第一线圈开口端在第一面状导体的俯视下与第二面状导体不重叠,线圈元件的第二线圈开口端在第一面状导体的俯视下与导体开口以及第二面状导体重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线圈元件的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示出了将电子设备具备的面状导体利用为辐射元件的一部分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构成为,与供电电路连接的线圈天线与由面状导体构成的环进行耦合,面状导体作为天线的辐射体而发挥作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577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便携式终端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等电子设备中,为了提高壳体的机械强度、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多数情况下壳体的大部分由金属构件构成。因此,安装在电路基板的线圈天线被壳体的金属部覆盖的情况较多。
在将形成在电子设备的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图案等面状导体利用为辐射体的天线装置中,若安装在电路基板的线圈天线被壳体的金属部所覆盖,则穿过线圈天线的磁通量不会大幅环绕至壳体的外部,通信特性会极端地下降。发明人发现了此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线圈天线被利用为辐射体的一部分的面状导体、其它面状导体所覆盖的构造,也抑制了天线特性的下降的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面状导体;
第二面状导体,与所述第一面状导体平行地对置;以及
线圈天线,将所述第一面状导体以及所述第二面状导体的平行方向作为卷绕轴,具有第一线圈开口端和第二线圈开口端,所述第二线圈开口端与该第一线圈开口端对置,
所述第一面状导体具有:导体外缘;以及导体开口,具有与该导体外缘连接的部分,
所述导体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面状导体的俯视下位于所述第一面状导体和所述第二面状导体重叠的导体重叠区域内,
所述线圈天线的所述第一线圈开口端在所述第一面状导体的俯视下与所述第二面状导体不重叠,
所述线圈天线的所述第二线圈开口端在所述第一面状导体的俯视下与所述导体开口以及所述第二面状导体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穿过线圈天线的磁通量不会被第二面状导体所阻碍而大幅环绕,并与通信对方天线进行耦合(在第二面状导体为壳体的导电部的情况下,穿过线圈天线的磁通量大幅环绕至壳体的外部,并与通信对方天线进行耦合。)。其结果是,与通信对方天线的耦合度提高,可得到高的通信特性。
(2)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优选为如下构造,即,还具有:线状导体部,与所述导体开口的内缘的两个点连接;以及电容器,与所述第一面状导体以及所述线状导体部一起形成环状的电流路径,所述线圈天线与所述环状的电流路径进行磁场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0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改善隔离度的天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紧凑结构单通道单脉冲馈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