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云无线电接入网中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7865.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孔涛;谢炳全;杨佳平;徐红梅;孙晓乐;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8 | 分类号: | H04W28/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电 接入 负载 均衡 方法 装置 | ||
公开了用于在云无线电接入网(C‑RAN)中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一种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或远程接入点的与用户相关联的控制平面(CP)数据;以及基于第一路由,将CP数据调度给第一用户设备虚拟网络功能组件VNFC。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云无线电接入网(C-RAN)中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C-RAN是新颖的移动网络架构,其中基带处理被集中在虚拟化BBU(室内基带单元)或用户设备(UE)虚拟化网络功能组件(VNFC)池中或在虚拟化BBU(室内基带单元)或用户设备(UE)虚拟化网络功能组件(VNFC)池中的站点之间共享。这意味着它能够适应非均匀业务量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由于与传统架构相比,C-RAN中需要更少的UE VNFC,C-RAN还具有降低网络运营成本的潜力,因为与传统RAN架构相比,其功耗和能耗得以降低。可以轻松添加和升级新的UE VNFC,从而提高可伸缩性并简化网络维护。UE VNFC池可以由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共享,从而允许他们来租用作为云服务的RAN。
在当前的C-RAN中,与UE相关联的控制平面(CP)和用户平面(UP)功能与核心网、无线电接入点以及小区特定的或中央的控制平面逻辑等紧密结合,这可能导致:C-RAN内部的用户迁移、UE VNFC的扩容/缩容、滚动升级/回退、负载均衡或高可用性等过程都对这些“伙伴”(核心网、无线电接入点、小区特定的和中央的控制平面应用)有影响并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用于C-RAN的改进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以简化形式提供本发明内容以介绍选择的构思,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这些构思。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云无线电接入网(C-RAN)中负载均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或远程接入点的与用户相关联的控制平面(CP)数据;以及基于第一路由,将CP数据调度给第一用户设备虚拟网络功能组件(VNFC)。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云无线电接入网(C-RAN)中负载均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该存储器包含能够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该装置可操作地接收来自核心网或远程接入点的与用户相关联的控制平面(CP)数据;基于第一路由,将CP数据调度给第一用户设备虚拟网络功能组件(VNFC)。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接收来自核心网或远程接入点的与用户相关联的控制平面(CP)数据;基于第一路由,将CP数据调度给第一用户设备虚拟网络功能组件(VNFC)。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接收来自核心网或远程接入点的与用户相关联的控制平面(CP)数据;基于第一路由,将CP数据调度给第一用户设备虚拟网络功能组件(VNFC)。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阅读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不具有负载均衡器的示意性LTE系统;
图2描绘了不具有负载均衡器的示意性LTE系统的示意性协议栈;
图3描绘了可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意性系统;
图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负载均衡器;
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具有负载均衡器的LTE系统的示意性协议栈;
图6A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