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订户实体的初始网络接入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7317.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K.W.乌拉;B.斯梅茨;P.萨尔梅拉;A.S.艾哈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伟森;姜冰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订户 实体 初始 网络 接入 | ||
提供了用于订户实体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初始网络接入的机制。一种方法由订户实体执行。该方法包括向网络节点传送附着消息。附着消息指示订户实体到网络节点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络接入请求。该方法包括接收源自网络节点的标识请求。标识请求请求订户实体的标识。该方法包括向网络节点传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订户实体的接入标识符。接入标识符指示订户实体是无订阅的。该方法包括从网络节点接收准许。准许允许订户实体受限的网络接入。
技术领域
本文中呈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订户实体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初始网络接入的方法、订户实体、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文中呈现的另外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允许订户实体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初始网络接入的方法、网络节点、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文中呈现的另外的实施例涉及用于订户实体的认证的方法、订阅门户实体、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移动网络正被用于连接各种各样的装置以用于广泛的服务;效用仪表的自动化读取、汽车和商用交通工具的智能连接性以使驾驶员能够访问导航、信息娱乐或故障服务、交通灯、家庭安全和辅助生活。
订户身份模块或订户标识模块(SIM)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旨在安全地存储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号码及其相关密钥,以及与订阅相关的其它信息,所述其它信息用于标识和认证装置上的订阅。SIM电路是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物理智能卡的功能的一部分。
GSM协会(GSMA)(其中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已经发布了被表示为SGP.22-RSP v2.1(下面被表示为SGP.22v2.1)的技术规范,该规范定义了用于消费者装置的远程SIM供应;以及被表示为SGP.02的技术规范,该规范公开了用于嵌入式UICC(eUICC)的远程供应架构,该架构以机器到机器(M2M)类型通信装置为目标。
在远程SIM供应中,运营商使用被称为SM-DP+/SM-DP(其中SM-DP是订阅管理-数据准备的简称)的实体以用于创建SIM配置文件(profile),例如通用(U)SIM配置文件,其稍后从SM-DP/SM-DP+安装到eUICC。对于消费者装置,通过消费者装置上的本地配置文件助手(LPA)将配置文件安装到装置上(例如eUICC上)的发行者安全域配置文件(ISD-P)。对于M2M装置,SM-DP经由单独的(外部)实体SM-SR将配置文件安装到装置上的ISD-P。
为了将配置文件下载到装置,装置首先需要建立网络连接。
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对于嵌入式SIM装置,下载初始配置文件的初始网络连接性可以通过诸如Wi-Fi之类的非蜂窝无线电网络来执行。这意味着,除了用于蜂窝无线电网络的接口之外,装置还必须具有支持Wi-Fi的无线电网络接口。这增加了对于装置中潜在地仅需要用于第一配置文件下载的特征的成本和空间。
注意,即使没有有效的订阅或IMSI,装置也能够接收一些蜂窝无线电网络信息,并且因此了解哪些移动网络运营商是可用的。然而,在没有首先具有有效的订阅和IMSI的情况下,不允许装置建立到任何移动网络运营商的操作连接。
对于装置而言使用备选凭证附着到网络也许是可能的。此类备选凭证的示例是装置证书,参见如在http://portal.3gpp.org/ngppapp/CreateTdoc.aspxmode=viewcontributionId=716408#处可获得的“Secure Mechanism to Achieve RemoteCredential Provisioning for IoT devices”。这将涉及装置附着到网络的新方式。嵌入式SIM装置将具有用于标识和认证装置的装置证书。当向SM-DP+/SM-DP进行认证时,使用该装置证书。
装置、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以及核心网络都必须被修改,以便支持非传统标识符(即,除了IMSI以外的标识符)的使用,所述非传统标识符例如是证书,其用于向网络认证装置。
因此,仍然需要用于实现订户实体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初始网络接入的改进的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