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包水乳化剂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96990.5 | 申请日: | 2017-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孙毅;王晓玲;A·弗里德里希;王艳;杜和亮;J·迈尔;H·H·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运营有限公司;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37;A61K8/89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柴丽敏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包水 乳化剂 组合 及其 用途 | ||
乳化剂组合物,其包含(A)主乳化剂,所述主乳化剂选自烷基和聚醚改性的聚硅氧烷乳化剂,其中所述乳化剂的HLB值小于12;(B)辅助乳化剂,其中所述辅助乳化剂是由聚醚多元醇或多元醇与C1‑C22脂肪酸形成的酯,并且具有4至13的HLB值;以及任选存在的(B’)附加乳化剂成分;以及任选存在的(C)颗粒,所述颗粒选自二氧化硅颗粒和具有8‑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金属盐。所述组合物能够实现仅一步制备稳定的W/O乳液。还提供了所述乳化剂组合物的用途、稳定的W/O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化妆品等应用中的油包水乳化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油包水(W/O)乳液(尤其是内相含量高的油包水乳液)因其特殊的皮肤感觉、耐水性和皮肤保湿性能而众所周知。为了制备油包水乳液,常用方法是在搅拌下将水相逐渐加入油相。如果将所有水相和所有油相直接混合后进行均化,则即使延长了均化时间,也将不能获得油包水乳液。与仅需要一步将油相加入水相并搅拌的水包油乳液的制备工艺相比,该方法花费更多时间并且需要额外设备。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设备要求阻碍了油包水乳液的应用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部分缺陷。
发明人惊奇地发现了新型的W/O乳化剂组合物,其能够实现仅一步制备稳定的W/O乳液。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一步”是指在制备W/O乳液中,将水相和油相混合而无需搅拌或搅动,即在均化以获得W/O乳液之前,可以将水相和油相直接混合在一起而无需搅拌或搅动。与在搅拌下将水相逐渐加入油相的标准工艺不同,利用该新型乳化剂,可以将水相直接倒入油相而无需搅拌。可替代地,也可以将油相加入水相,这利用标准工艺也是不可能的。然后,可以对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化以获得W/O乳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节约时间,并且可以简化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乳化剂组合物,具体是W/O乳化剂组合物,其包含:
(A)主乳化剂,该主乳化剂选自烷基和聚醚改性的聚硅氧烷乳化剂,其中该主乳化剂的HLB值小于12,例如为2-12,优选为2-9;
(B)辅助乳化剂,其中该辅助乳化剂是由聚醚多元醇或多元醇与C1-C22脂肪酸形成的酯,并且具有4至13的HLB值;以及任选存在的,
(B’)附加乳化剂成分,该附加乳化剂成分选自任选地含有羟基的二羧酸酯或聚羧酸酯、硫酸化或磺化的羧酸酯或磷酸羧酸酯、丙二酸酯、苹果酸酯、琥珀酸酯、磺基琥珀酸酯,柠檬酸酯、酒石酸酯,其中酸基团已经用链长为6至22个碳原子的脂族或芳族的、直链或支链的、任选地不饱和的和/或羟基官能化的醇或多元醇部分酯化;以及任选存在的,
(C)颗粒,该颗粒选自二氧化硅颗粒和具有8-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金属盐。
该乳化剂组合物可以仅包含主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或者仅包含主乳化剂、辅助乳化剂和附加乳化剂成分,或者仅包含主乳化剂、辅助乳化剂和颗粒,或者仅包含主乳化剂、辅助乳化剂、附加乳化剂成分和颗粒。
在整个本发明中,HLB值是根据Griffin,W.C.: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by HLB,J.Soc.Cosmet.Chem.1,1949中的Griffin方法来确定的。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颗粒”是指以固体形式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乳化剂组合物中的固体(在25℃下)颗粒。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脂肪酸”优选是指可以被羟基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或不饱和脂族羧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运营有限公司;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赢创运营有限公司;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6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