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载频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6865.4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李明超;鲁振伟;曹振臻;肖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2 | 分类号: | H04W7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频 选择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载频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载频信息和对应的第一信道拥塞参数信息;获取第一数据;根据第一载频信息、第一信道拥塞参数信息按照优先级顺序为第一数据选择至少一个直连链路传输载频;在直连链路传输载频上发送第一数据。可以通过在发送端进行多载频选择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选择,使得发送端选择的载频尽量收敛,以使接收端尽可能多的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载频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全球每年发生大量的交通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车辆之间缺乏可靠的信息交互。车联网系统旨在通过车辆与车辆(Vehicleto Vehicle,V2V),车辆与基础设施/网络之间(Vehical to Infrasture/Network,V2I/N)以及车辆与行人之间(Vehical to Pedestrian,V2P)之间的通信来达到提高道路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和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流媒体服务的目的。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对于通信的低时延和高可靠性通信具有严格的要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蜂窝技术具有时延短、速度快、覆盖率广泛、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势,因此利用蜂窝技术来实现车联网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
现有技术中,V2X(V2V、V2I/N、V2P)通信可以采用直连链路通信,即车辆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不需要经过基站进行中转,其中车车之间通信的资源来自基站配置或者预配置。其中,车辆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链路称为直连链路,也称为侧向链路(Sidelink,SL)。当终端设备在网络覆盖下的时候,直连链路通信的资源来自基站的配置,当终端设备不在网络覆盖下的时候,直连链路通信资源为预配置资源。当终端设备在网络覆盖下的时候,终端之间采用直连链路进行通信,且终端之间的通信资源来自基站配置。当终端设备不在网络覆盖下的时候,终端之间采用直连链路进行通信,且终端之间的通信资源来自预配置。
与传统点对点通信不同,直连链路中信息是一对多通信,而系统中不同的接收端的接收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存在系统性能与接收端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发送端,如果存在多个载频,为了提高系统性能,终端会选择信道拥塞值(Channel Busy Ratio,CBR)比较小的载频来进行资源传输,这样导致发送端在载频选择时会比较发散。而接收端接收链有限,其只能同时接收有限个载频上的数据。如果发送端载频选择比较分散,接收端则无法接收全部数据。
例如,假设终端(User Equipment,UE)1选择在载频3(F3)和载频4(F4)上传输,终端3(UE3)选择在载频1(F1)和载频2(F2)上传输,此时由于终端2(UE2)只有两个接收链,在某个时刻,终端2(UE2)只能接收到终端1(UE1)和终端3(UE3)中的某一个终端的数据,如图1所示;或者在某个时刻,终端2(UE2)只能接收到终端1(UE1)和终端3(UE3)这两个终端上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频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通过在发送端进行多载频选择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选择,使得发送端选择的载频尽量收敛,以使接收端尽可能多的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频选择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载频信息和对应的第一信道拥塞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载频信息、所述第一信道拥塞参数信息按照优先级顺序为所述第一数据选择至少一个直连链路传输载频;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直连链路传输载频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6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捆扎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