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造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96471.9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广瀬智史;浜田幸一;富士本博纪;冈田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3K31/00 | 分类号: | B23K31/00;B62D25/00;B23K11/11;B23K10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材料 | ||
在具有使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钢板与另一个金属板重合并通过焊接而接合在一起的结构的构造材料中,不容易发生以通过焊接形成的焊接部附近为起点的断裂。构造材料(10、10a、10b、10c)包括:第1构件(1),其是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钢板;第2构件(2),其是与所述第1构件(1)重合的金属板;多个焊接部(3、31、32);以及多个热影响部(5、51、52),其形成于多个焊接部(3、31、32)的各焊接部的周围并且维氏硬度比第1构件的维氏硬度低出50HV以上。在相邻的热影响部(5、51、52)之间设有第1构件(1)的一对端部(4、4)。相邻的热影响部(5、51、52)之间的第1构件的一对端部(4、4)沿着横穿将相邻的焊接部(3、31、32)连结的线(LC1)的方向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重合并接合在一起的板部的构造材料。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将多个板重合并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构造材料。例如,日本特开平8-33718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强度构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将两张薄板部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地结合从而形成闭合截面。在两张薄板部的各薄板部的上下延伸设置有结合用的凸缘。两张薄板部的凸缘对接并通过点焊结合在一起。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14290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能量吸收构件。该能量吸收构件包括帽形材料以及用于封闭帽形材料的开放部的板状的封闭板。帽形材料和封闭板通过点焊互相接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371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42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并未考虑通过点焊而重合的板的焊接部的强度。在由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高强度的钢板形成重合的板的情况下,有时会在焊接部的周围产生在焊接时的热的作用下软化的热影响部。该热影响部成为构造材料的弱点。例如在汽车的B柱与其他的汽车碰撞而变形的情况下,会在B柱的长边方向上产生拉伸应力。此时,凸缘的热影响部会由于拉伸应力而断裂。
于是,本申请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即,在具有使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钢板与另一个金属板重合并通过焊接而接合在一起的结构的构造材料中,不容易发生以通过焊接而形成的焊接部附近为起点的断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构造材料包括:钢板的第1构件,其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金属板的第2构件,其与所述第1板部重合;多个焊接部,其通过焊接而连接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多个热影响部,其形成于所述第1构件中的所述多个焊接部的各焊接部的周围并且维氏硬度比所述第1构件的维氏硬度低出50HV以上;以及所述第1构件的一对端部,其处于相邻的所述热影响部之间,沿着横穿将相邻的所述焊接部连结的线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使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钢板与另一个金属板重合并通过焊接接合而成的构造材料中,能够使以焊接部附近为起点的断裂不容易发生。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构造材料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B是从z方向观察图1A所示的构造材料而观察到的俯视图。
图1C是图1B的圆B的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6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试剂的选择性沉积
 - 下一篇:截止滑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