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送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干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95923.1 | 申请日: | 201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土田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于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送风机 电动 吸尘器 以及 装置 | ||
定子具有与转子的磁极数相同数量的齿,各齿具有周向上的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部、第二方向的第二侧部和与转子对置的齿前端部。第一突出部从第一侧部向第一方向突出,第二突出部从第二侧部向第二方向突出。齿前端部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具有与转子的间隔G1,第二方向的第二端部具有与转子的间隔G2,G2>G1。将与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中间位置穿过的径向的直线正交且穿过旋转轴的直线设为基准线。从基准线至第一突出部与第一侧部的边界的距离D1长于从基准线至第二突出部与第二侧部的边界的距离D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和具备马达的送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干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内转子型单相马达中,定子具有的齿的数量与转子的磁极数一致。在马达的旋转停止时,由于磁性吸引力,齿的前端部与转子的磁极面对置。在旋转开始时,电流流过定子的线圈而产生磁场,通过磁性排斥力使转子旋转。
另一方面,在齿的前端部的形状在周向上对称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在产生定子磁场时转子沿着顺时针、逆时针中的哪个方向旋转。于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马达中,在齿的前端形成有在周向的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上突出的前端延长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327号公报(参照图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马达中,由于转子的磁通大多流入至齿的前端延长部,因此前端延长部中的磁通密度上升。其结果是,有可能在前端延长部产生磁饱和而铁损增加,导致马达效率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齿中的磁通密度的上升并减少铁损的马达。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马达具备:转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具有多个磁极;以及定子,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配置于转子的外侧,在周向具有多个齿。多个磁极的数量与多个齿的数量为相同数量。多个齿均具有周向上的第一方向的边缘即第一侧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边缘即第二侧部和与转子对置的齿前端部。多个齿均在齿前端部的一侧具有从第一侧部向第一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从第二侧部向第二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齿前端部在第一方向具有第一端部,在第二方向具有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与转子的间隔G2宽于第一端部与转子的间隔G1。当将与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中间位置的径向的直线正交且穿过旋转轴的直线作为基准线时,从基准线至第一突出部与第一侧部的边界的距离D1长于从基准线至第二突出部与第二侧部的边界的距离D2。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齿前端部的第二端部与转子的间隔G2宽于齿前端部的第一端部与转子的间隔G1,因此转子的磁通变得容易流入至齿的第一端部侧(即第一突出部侧),能够将旋转开始时的转子的旋转方向定为一个方向。另外,由于从基准线至第一突出部与第一侧部的边界的距离D1长于从基准线至第二突出部与第二侧部的边界的距离D2,因此能够抑制在转子的磁通容易流入的第一突出部的磁通密度的上升,由此能够减少铁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俯视图。
图3为放大示出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图。
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俯视图。
图5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放大示出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图。
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定子中的磁通的流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5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终端的数据流量的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 下一篇:印刷电路基板组装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