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的保持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95808.4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拓;山口真生;山畑将纪;丰永健一;羽石麻衣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保持 构造 | ||
设置在车辆的车门1的内饰材料2上,在能够供乘客在开闭车门时进行操作的凹形状部7的车室内侧的侧壁部7b的上端部7c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部11和/或多个凹部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物品保持为钩挂状态的物品的保持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将袋状的物品保持为钩挂状态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构造:在汽车的后侧装饰件(rear side trim)3等内饰材料中埋设收纳箱主体7,并在收纳箱主体7的盖体8上设置钩部11、12,将收纳袋13的一对把手13a、13b钩挂在钩部11、12上。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构造:在车门装饰件(door trim)等内饰材料上安装可折叠的半环状构件1,并在半环状构件1上设置有一对袋把手卡止用的钩部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87169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53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2中,由于在相对于汽车的内饰材料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的盖体、半环状构件等上设置有供袋子的把手钩挂的钩部,因此在钩挂具有重量的袋子的情况下强度有可能不足。另外,若提高强度,则有可能使构造变得复杂、使成本上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稳定地保持物品的物品的保持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物品的保持构造的特征在于,其设置在车辆的车门1的内饰材料2上,在能够供乘客在开闭车门时进行操作的凹形状部7的车室内侧的侧壁部7b的上端部7c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部11和/或多个凹部12。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稳定地保持物品。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附图为参照的以下说明而得以明确。此外,在附图中,对于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于说明书中且构成其一部分,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其记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物品的保持构造的副驾驶席侧的车门时的图。
图2是将图1的车门装饰件中的挂钩部周边放大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件和扶手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件和扶手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件和扶手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6A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6B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6C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6D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6E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6F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6G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6H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挂钩部的方式和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5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