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及使用该粘合剂的电极和隔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5446.9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4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向井孝志;池内勇太;坂本太地;山下直人;石黑亮;中村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ATTACCATO合同会社;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C08B3/12;C08L1/00;C08L27/12;H01M2/16;H01M4/1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曲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粘合剂 使用 电极 隔膜 | ||
1.一种粘合剂,为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热塑性氟类树脂复合化而成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或隔膜中的非水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为纤维直径(直径)为0.002μm以上且1μm以下、纤维的长度为0.5μm以上且10mm以下、长径比(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纤维长度/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以上且100000以下的纤维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在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热塑性氟类树脂的固体成分的合计设定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所述粘合剂包含5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并且包含2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的热塑性氟类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包含经过多元酸半酯化处理、羟基的一部分被羧基取代的纤维素纳米纤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包含经过环氧乙烷加成处理或环氧丙烷加成处理的纤维素纳米纤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氟类树脂包含聚偏二氟乙烯或偏二氟乙烯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在N-甲基-2-吡咯烷酮中溶解有热塑性氟类树脂并且在N-甲基-2-吡咯烷酮中分散有纤维素纳米纤维,
在将所述粘合剂中的纤维素纳米纤维、热塑性氟类树脂和N-甲基-2-吡咯烷酮的合计质量设定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热塑性氟类树脂的固体成分的合计为3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7.一种电极,使用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包含含有六氟磷酸锂、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的聚合物凝胶,所述聚合物凝胶是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化而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使用了含有Li的活性材料。
10.一种隔膜,使用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包含含有六氟磷酸锂、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的聚合物凝胶,所述聚合物凝胶是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化而形成的。
12.一种电池,为使用了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用于其中电极和隔膜呈一体化的电池,
经由所述电极中使用的粘合剂,将电极与隔膜胶粘而一体化。
13.一种电池,为使用了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用于其中电极和隔膜呈一体化的电池,
经由所述隔膜中使用的粘合剂,将电极与隔膜胶粘而一体化。
14.一种电气设备,具备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和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中的至少任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TTACCATO合同会社;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ATTACCATO合同会社;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54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