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着带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93543.4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靖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寺冈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C09J7/24 | 分类号: | C09J7/24;C09J7/26;C09J7/30;C09J133/04;C09J2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孔博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着带,其为在基材的单面或双面具有粘着剂层的粘着带(11),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材为发泡体,在0.3~5.0MPa的范围内进行了压缩时的粘接时压缩变形率为0~‑10%,优选为超窄幅的粘着带(11),厚度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在例如将盖板与壳体进行压制的工序等加压工序中产生的落差G小,不易因落差G而损害产品外观,另外,不易产生在产品落下时由落差G引起的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被加压的情况下厚度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电子设备、车载显示器、TV等的结构粘接的用途中能够适宜地使用的粘着带。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一般是将触摸面板与容纳液晶模块的壳体组合而成的结构。而且,例如为了固定触摸面板和壳体,使用粘着带。进而,也用于将车载显示器、TV的液晶显示器(LCD)面板及有机EL面板与壳体固定。
近年来,这些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小型化不断发展。伴随于此,例如FPC(Flexible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在设备内部被折弯成更锐角,成为总是承受较强的斥力的内部结构。另外,为了使LCD的显示区域变得更大,使包围液晶面板的框(边框)的宽度变窄,即所谓窄边框化正在发展。因此,固定壳体和顶板的粘着带也需要窄幅化。但是,为了耐受来自内部的FPC等的斥力、来自外部的冲击,不仅需要粘着剂层的粘接强度,还需要基材的强度。
在将窄幅的粘着带粘贴于壳体时,通常实施利用压制机的加压工序。此时,施加于粘着带的压力在0.1MPa~5.0MPa的大范围。而且,在该压力范围内的粘着带的厚度变化大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由于双面粘着带41的尺寸变化导致在盖板42与壳体43产生落差(gap)G,一体感降低,原本的外观大幅受损。进而,在由压力的变动引起的双面粘着带41的厚度变化之差大的情况下,难以通过预测落差G来设计盖板42和壳体43,设计本身变难。另外,在加压工序后,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双面粘着带41的尺寸复原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盖板42有可能从壳体43飞出,在落下时盖板42破损。
然而,作为这种粘着带的基材,通常使用以聚乙烯为主要成分的聚烯烃系发泡体、在丙烯酸系树脂中添加了各种填料的丙烯酸泡沫。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发泡体基材的两面设有丙烯酸系粘着剂层的双面粘着带。而且,作为该发泡体基材的具体例,记载了聚乙烯发泡体、聚丙烯发泡体等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该发泡体基材的厚度为50~150μm,30%压缩载荷为5~200kPa。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部件固定为目的的、由聚烯烃系发泡体基材和粘着剂层形成的防水用双面粘着带。而且,该聚烯烃系发泡体基材的厚度为70~300μm,25%抗压强度为40~160kPa,抗拉强度为300~1500N/cm2,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100μm,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2~700μm。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发泡体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粘着剂层的粘着带。而且,作为发泡体基材的具体例,记载了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发泡体基材。该发泡体基材的厚度为300μm以下,层间强度为6~50N/cm,25%抗压强度为30kPa以上,拉伸强度为300N/cm2以上,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0~1000,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0~700μm。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具有高冲击吸收性和耐静电性的交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该发泡片的发泡倍率为1.1~2.8cm3/g,气泡的MD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50~250μm,CD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20~300μm,厚度为0.02~1.9mm,25%抗压强度为250~1500kPa。
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由窄幅化引起的性能降低少的粘着片。该粘着片的100%模量M[N/mm2基材]与发泡体的密度D[g/cm3]的关系为9.0≤(M/D),100%模量M高于4.0[N/mm2基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寺冈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寺冈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3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势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打印介质量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