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路开闭机构和具备该流路开闭机构的腹膜透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3208.4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1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祐卓;吉田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MS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机构 具备 腹膜 透析 装置 | ||
提供不易产生由管变形引起的流路闭塞的流路开闭机构和具备该流路开闭机构的腹膜透析装置。流路开闭机构1,使在具有挠性的管的内部形成的液体流路开闭,其具备:夹持部20,具有能够挤压管的挤压构件21和使挤压构件21在第一方向上进退的驱动机构22,通过使挤压构件21前进从而关闭流路,通过使挤压构件21后退从而开放流路;引导构件30,在夹持部20的附近限制管的位置,引导构件30具备:引导构件主体31;槽部32,在引导构件主体31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为管的外径D2以下的宽度D1,槽部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夹持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具有挠性的管的内部形成的液体流路进行开闭的流路开闭机构和具备该流路开闭机构的腹膜透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通过向患者的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并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将注入的透析液排出,从而将血液中包含的废物等排出到体外的腹膜透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腹膜透析装置中,分别重复进行送液工序和排液工序,所述送液工序是从收容透析液的透析液袋吸引规定量的透析液后,将该吸引到的透析液供给到腹腔内,所述排液工序是从腹腔内吸引规定量的透析液(排液)后,将该吸引到的透析液(排液)排出到排液袋。
作为用于进行上述送液工序和排液工序的结构,腹膜透析装置具备:送液/排液盒,其具备一端侧与透析液袋或排液袋连接的多根具有挠性的管、与这些多根管的另一端侧连接的腔部、以及划分该腔部的内部的隔膜(diaphragm);流路开闭机构,其通过挤压该送液/排液盒的多根管而关闭流路,通过解除挤压而开放流路;以及气泵,其通过向腔部的内部输入输出空气从而使隔膜往复而吸引或送出定量的透析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13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流路开闭机构中,通过在规定方向上挤压具有挠性的管从而使管以压扁的方式变形而关闭流路。因此,例如,在腹膜透析装置的使用环境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在从关闭流路的状态起开放流路时,直到已变形的管的形状复原为止需要花费时间,有时会误检测为流路因腹膜透析装置而闭塞。另外,也有如下问题:由于开放流路的情况下的管的形状复原性较慢,所以透析液的送液/排液所花费的时间变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易产生由管变形引起的流路闭塞的流路开闭机构和具备该流路开闭机构的腹膜透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在具有挠性的管的内部形成的液体的流路开闭的流路开闭机构,具备:夹持部,具有能够挤压所述管的挤压构件和使该挤压构件在第一方向上进退的驱动机构,通过使该挤压构件前进从而关闭所述流路,通过使该挤压构件后退从而开放所述流路;和引导构件,在所述夹持部的附近限制所述管的位置,所述引导构件具备:引导构件主体;和槽部,在所述引导构件主体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为所述管的外径以下的宽度,所述槽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夹持所述管。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槽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管的外径。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引导构件配置在所述管上的所述夹持部的附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
另外,优选的是,流路开闭机构具备与多根所述管对应地配置的多个所述夹持部,所述引导构件具有与多个所述夹持部对应地配置的多个所述槽部。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膜透析装置,具备:上述流路开闭机构;送液/排液盒,具备一端侧分别与透析液供给源或透析液送出目的地连接的多根所述管、与该管的另一端侧连接的腔部以及将腔部的内部划分的隔膜;以及气泵,通过向所述腔部的内部输入输出空气从而使所述隔膜往复而吸引或送出定量的透析液。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MS,未经株式会社JM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3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