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R上行码本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91260.6 | 申请日: | 2017-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9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nr 上行 配置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NR上行码本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设备。NR上行码本配置方法可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终端上报的参考传输单元配置信息,参考传输单元配置信息包括:终端的传输单元数N,将N个传输单元分成的组数M,以及,每组包括的传输单元数;基于参考传输单元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传输端口配置信息;接收终端上报的参考码本配置信息;基于参考码本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码本类型;将传输端口配置信息和码本类型发送给终端。本申请能够设计一种适应于在NR场景中终端侧不同的天线阵列形态的二级码本或者单码本。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6月1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458921.6、申请名称为“使用基于分组的NR上行码本的通信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5G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及码本设计及配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R上行码本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利用多天线并行发送多路数据,从而获得额外的空间复用增益。为了更好地利用复杂的信道空间特性,一般要对发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在发送端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在预编码技术中,接收向量可表示为R=HWx+θ,H表示空间信道矩阵,W为预编码矩阵,x为发射信号向量,θ为噪声向量。预编码矩阵W是I×N层矩阵,I是传输端口数,N层是输入符号流的数目,一般称为传输的秩或传输层的数目。预编码矩阵W能将N层个传输层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映射到I个传输端口上,并能使系统达到某种特定的性能(最小误码率、最大信道容量等)。预编码矩阵W可通过矩阵索引在码本中获取,码本是有限矩阵集合。其中,N层≤I。
在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中引入了MIMO技术。其中,在LTE-A的上行MIMO系统中,终端可以被配置为2个或4个传输端口。在LTE-A上行传输数据时,使用单码本对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单码本的预编码方式仅适用于传输端口为2或4的场景,且性能较差。
在LTE-A的下行MIMO系统中,引入了8*8下行MIMO技术,将下行的传输端口数扩展到了8,3GPP标准定义,采用二级码本的结构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二级码本的预编码方式适用于传输端口为2、4或8的场景。
采用二级码本结构进行预编码的原理是:预编码矩阵W由两个矩阵W1和W2相乘得到,W1表征宽带/长期信道特性,W2表征窄带/短期信道特性,且W1和W2属于不同的码本。例如,在一个8传输端口的场景中,第一级将8个传输端口分为两组,每组包含4个传输端口,网络设备使用W1进行预编码,将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组的4个传输端口上。第二级可以将两组传输端口各看作一个新的虚拟化端口,即第二级可视为有两个传输端口,并使用W2进行预编码,将通过第一级预编码后的数据流映射到第二级的两个传输端口上。
目前,在NR中也引入了MIMO技术,NR的上行码本设计方案成为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NR上行码本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为NR通信系统设计一种适应于在NR场景中终端侧不同的天线阵列形态的二级码本或者单码本,并实现对不同终端的灵活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1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讯框的节能交换
- 下一篇:用于IQ发射器的峰均功率比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