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1207.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卡尔顿·库明斯;阿姆里特·昌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塞勒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京桥;杨林森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装置 紧固装置 电池单元 多个电池 突起 电池组组件 单元端子 端子接触 可逆 松开 推靠 移除 脱离 | ||
一种电池组组件(1),包括两个保持框架(3),其中,两个保持框架(3)在它们之间保持多个电池单元(2),每个电池单元(2)被纵向保持在两个保持框架(3)之间,其中,多个电池单元(2)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通过导电装置(7)连接,并且其中,两个保持框架(3)通过紧固装置(10)被可逆地保持在一起,其中,紧固装置(10)使电池单元(2)的端子被推靠着导电装置(7),并且紧固装置(10)的移除或松开使电池单元(2)能够从组件(1)脱离,至少一个保持框架(3)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弹性体突起(6),并且其中,导电装置(7)被定位成使得导电装置的部分位于一个或更多个弹性体突起(6)与一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端子之间,使得通过紧固装置(10)将框架(3)推动在一起可以使导电装置(7)被弹性体突起(6)推动成与一个或更多个端子接触。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组件。特别地、但非排他性地,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组组件,并且特别地涉及例如与诸如电动自行车的电动车辆一起使用的大规格电池组组件。
已知锂离子电池具有多种电池单元规格,圆柱形、棱柱形和袋式电池单元是最常见的种类。在圆柱形电池单元中,电极紧紧地绕圆柱形电池单元自身缠绕并且端子通常位于圆柱体的任一端,电极包含在通常由铝制成的壳体内。由于电池单元的形状,填充效率可能是低的,但是在相邻电池单元之间提供空间对于热管理目的是有用的。棱柱形电池单元的电极可以被缠绕、堆叠或折叠,并且通常位于铝或塑料外壳内。端子通常在电池单元的一端,这再加上电池单元的形状,能够提高填充效率。袋式电池单元通常具有包裹在柔性塑料壳体中的堆叠或折叠电极。袋式电池单元的端子可以从袋的不同侧延伸,但是为了方便,端子均可以从袋的一侧(例如顶部)延伸。
为了增加来自电池单元的电力输送,已知将它们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可以被称为“大规格电池组”。似乎没有关于多少构成“大规格”的设定的定义。例如,UN(例如,关于UN38.3程序)规定,“大型电池”是质量超过12kg的电池,而一些制造商指定大型电池或大规格电池组是功率超过1kWh的电池。出于本发明的目的,认为大规格电池组是具有超过三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元(其为圆柱形、棱柱形或袋式)的电池组。
使用圆柱形电池单元的大规格电池组通常具有多个电池单元,通常为15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这些电池单元电连接并且呈现为被称为电池模块的单个单元。在工业上,通常使用永久性组装技术(结构粘合剂、焊接等)组装这些模块。由于组件的各个部件不容易获取或移除,因此这样的永久性组装技术对修理或重新使用模块(或其电池单元或其他部件)提出了挑战。由于各种材料不容易被分离,这也使得难以对模块进行回收利用。
因此,这样的生产技术可能导致不符合欧盟废物管理法规的储能产品,并且阻止了在电池和电池模块的修理和重新利用方面的更大收益机会。
本发明的提出在于试图提供能够更容易回收利用的电池组组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组件,其包括两个保持框架,其中,两个保持框架在它们之间保持多个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单元通过导体连接,并且其中,两个保持框架通过紧固装置或紧固件相对于彼此被可逆地保持在闭合状态下,其中,紧固装置或紧固件使两个电池单元的端子被推靠着导体,并且紧固件或紧固装置的移除或松开使得电池单元能够从组件脱离,至少一个保持框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弹性体突起,并且其中,导体被定位成使得导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一个或更多个弹性体突起与一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端子之间,使得在框架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导体被弹性体突起推动成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端子接触。
本发明允许将大规格电池组组件完全拆卸成其各个部件。完全拆卸组件的能力允许经由更换各个电池单元或其他部件来修复模块,允许在整个组件的使用寿命结束时重新使用模块的各个部件以用于其他应用,并且由于可以对模块的各个部件中的每一个进行分离和分类以相应地进行回收利用而允许改进的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塞勒伦有限公司,未经艾塞勒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1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