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0919.6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1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5/00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轮侧 三轮车 后轮 轮胎套 前轮 转弯 乘坐舒适性 接地面部 轮胎赤道 操纵性 轻量性 拐弯 横槽 胎面 横穿 行进 延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轮车用轮胎套组,是安装于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轮胎,特别是高速行进时的乘坐舒适性、操纵性和轻量性优异。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安装于以下三轮车:该三轮车由两个前轮一个后轮或者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构成且具备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的机构。安装于两轮侧的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小于安装于一轮侧的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并且两轮侧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具有横穿轮胎赤道地延伸的横槽(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轮车用轮胎套组(以下也简称为“轮胎套组”),详细地讲是涉及安装于三轮车的前部和后部来使用的三轮车用的轮胎套组,特别涉及高速行进用的自动三轮车用轮胎套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作为三轮车,存在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和一个前轮两个后轮这两种车辆。这样的三轮车中的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车辆展示出与转弯时不使轮胎倾斜的类型的车辆不同的特有的车身行为。因此,关于所使用的轮胎,要求性能也不同。例如,对应用于后者的轮胎几乎不赋予外倾角,与此相对,对应用于前者的轮胎赋予外倾角,因此这些轮胎关于胎冠部的使用区域也不同。
作为安装于三轮车的轮胎的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安装于自动三轮车的后部的两个车轮的自动三轮车用轮胎中,在胎面设置在轮胎赤道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纵槽,从而划分成夹在纵槽之间且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中央条形花纹和形成纵槽与胎面接地端之间的侧部,其中,由花纹块列构成侧部,该花纹块列是由一端与纵槽连通且另一端越过胎面接地端地延伸的横槽划分成的花纹块沿着轮胎周向排列而成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550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发明内容
一般来讲,关于两轮车、三轮车,前轮(前轮胎)和后轮(后轮胎)均具有相同的轮辋直径或者轮胎直径。与此相对,若例如在两轮车中使前轮或者后轮中的任一者比另一者小径,则与前轮和后轮具有相同的轮辋直径的情况相比操纵性上升,但由于设为小径的一侧的刚度不足,因此在设为小径的一侧需要弥补不足的刚度。
另一方面,在三轮车中,由于在前部或者后部中的任一处安装有两个轮,因此在三个轮使用相同直径的轮胎的情况下,在两轮侧,除了轮胎的刚度倍增之外,悬架的总弹簧常数与一轮侧相比也显著升高,因此两轮侧的刚度与一轮侧的刚度相比大幅度升高。因此,特别是在高速行进时,若路面有突起物,则在轧上时受到很大的振动,因此乘坐舒适性变差,另外,由于车身的陀螺效应(与旋转体的旋转半径、旋转速度、质量等相应地产生的姿势恢复力)增大,因此也存在操纵性变差这样的问题。为了降低该陀螺效应的影响,车身或者轮胎的轻量化变得重要。
在这一点上,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涉及的是三轮车用轮胎中应用于在转弯时不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车辆的轮胎,因此没有上述那样的由陀螺效应引起的操纵性变差的问题,另外,由于不应用于高速行进,因此可以说乘坐舒适性变差的问题也很小。因而,不能解决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三轮车中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三轮车的轮胎套组,特别是高速行进时的乘坐舒适性、操纵性和轻量性优异的三轮车用轮胎套组。
本发明人专心研究的结果是,发现通过设为下述结构而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0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