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的连续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9980.9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章敏;近藤裕计;菊池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B22D11/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赵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铸造 方法 | ||
在将交流磁场向铸模内钢水施加而使铸模内钢水产生回旋搅拌流的连续铸造方法中,施加与浸渍喷嘴的浸渍深度及从铸模内钢水熔液面至交流磁场的峰值位置的距离相应的适当的交流磁通密度,制造出高品质的铸片。本发明的钢的连续铸造方法是经由在一对铸模长边的背面相对设置的交流磁场产生装置向铸模内钢水施加交流磁场而使铸模内钢水产生水平方向的回旋搅拌流的钢的连续铸造方法,相对的所述铸模长边彼此的间隔设为200~300mm,具有两个喷出孔的浸渍喷嘴的所述喷出孔的喷出角度设为向下5°至向下50°的范围,所述交流磁场的频率设为0.5Hz以上且3.0Hz以下,并且,根据所述交流磁场的峰值位置,将所述浸渍喷嘴的浸渍深度及所述交流磁场产生装置产生的交流磁场的峰值位置的磁通密度控制成规定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铸模内的钢水施加交流磁场,一边通过交流磁场来控制铸模内的钢水流动一边对钢水进行连续铸造的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动车用钢板、罐用钢板、高功能厚钢板等高级钢板制品的品质要求严格化,在通过连续铸造而制造的扁坯铸片的阶段希望为高品质。作为扁坯铸片(以下,也简记为“铸片”)要求的品质之一,可列举在铸片的表层及内部氧化物系非金属夹设物(以下,简记为“夹设物”)少。
作为被捕捉于铸片的表层及内部的夹设物,存在(1)在基于铝等的钢水的脱氧工序中生成并悬浮于钢水中的脱氧生成物、(2)通过中间包或浸渍喷嘴向钢水内吹入的氩气的气泡、(3)向铸模内钢水熔液面上散布的模制粉被卷入到钢水中而悬浮的模制粉等。它们都在制品阶段成为表面缺陷或内部缺陷,因此减少被捕捉于铸片的表层及内部的夹设物至关重要。
以往,为了避免钢水中的脱氧生成物、模制粉及氩气泡被凝固壳捕捉以防止夹设物引起的制品缺陷,而在铸模内向钢水施加磁场,利用磁场产生的电磁力来控制钢水的流动。关于该技术,提出了较多的方案。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向来自浸渍于铸模内钢水的浸渍喷嘴的喷出流施加交流磁场,以使铸模内钢水熔液面的钢水流速成为夹设物附着临界流速以上且模制粉卷入临界流速以下的范围的方式,向所述喷出流赋予制动力或水平方向的旋转力。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方法:使交流磁场产生装置的上端位于铸模内钢水熔液面的20~60mm下方处,使用向下1~30°的浸渍喷嘴,以来自浸渍喷嘴的喷出流与从交流磁场产生装置的中心至下方450mm的范围的凝固壳碰撞的方式进行控制,来对钢水进行连续铸造。
另外,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在通过交流磁场产生装置向铸模内钢水赋予铸模宽度方向的回旋搅拌流时,在浸渍喷嘴的喷出口处的磁通密度成为交流磁场产生装置的最大磁通密度的50%以下的位置设置所述喷出口,来对钢水进行连续铸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0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02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0472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点。
即,专利文献1是根据铸模内钢水熔液面的钢水流速的值,向来自浸渍喷嘴的喷出流赋予制动力或水平方向的搅拌力而进行流动控制的方法,因此,需要用于对铸模内钢水熔液面的钢水流速进行测定或监控的某些设备。而且,在对设置于铸模背面的交流磁场产生装置的设置位置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存在临界流速预测公式的精度恶化这样的可能性,难以说是对于在铸模背面的任何位置设置的交流磁场产生装置都能应对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9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向铆钉机供给铆钉元件的方法
- 下一篇:金属-石墨烯复合产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