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源管理装置和方法、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转计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9900.X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6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河村勉;高桥广考;中村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曹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管理 装置 方法 系统 以及 运转 计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源管理装置和方法、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转计划方法,在由受电单位和发电单位构成的企业中,通过考虑到制造工厂的多个生产调度的不确定性而制定自寄售计划,进而通过调整生产调度来变更电力需求而遵守计划值同时同量。具备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发电单位和受电单位的企业中的能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电单位和受电单位中设置EMS,在企业中设置AEMS,受电单位的EMS预测预定日的自己的每条生产线的电力变迁,将预定日的自己的生产线的运转调度分类为确定调度、未确定调度、可调整调度,AEMS根据从受电单位的EMS报告的预定日的分类后的运转调度和上述电力变迁,确定预定日的确定需求和考虑到未确定调度的最大需求,确定作为最大需求与受电单位的合同电力之间的差值而求出的最小自寄售量和在确定需求的范围内向受电单位的自寄售计划输出,发电单位的EMS依照AEMS确定的自寄售计划输出进行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由多个发电单位和多个受电单位构成的企业内进行电力供给的能源管理装置和方法、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转计划方法,具体涉及能够与对消耗受电单位的电力的工序的调度进行管理的系统协作地在企业内进行电力调剂的能源管理装置和方法、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转计划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降低能源成本和削减CO2排放为目的,将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蓄电池等分散型能源组合起来,在地区内相互调剂电力的需求正在增大。
具体地说,例如在拥有多个单位的企业中,在自己拥有发电设备的单位(发电单位)中有发电余力,而在购买外部电力的单位(受电单位)中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从发电单位向受电单位调剂电力。这时,在经由电力系统进行电力调剂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支付寄售费用,但在包含寄售费用的发电单价比外部电力的单价便宜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成本优势。关于该点,国内在2014年作为电力系统改革的一环而开始了电力自寄售制度,在同一企业内的电力调剂的情况下,适用低的寄售费用。因此,预想今后在拥有多个单位的企业、特别是拥有多个制造工厂的企业中普及。
然而,在经由电力系统进行自寄售的情况下,例如有计划值同时同量的义务,即在前日提出计划值,并在当日供给电力使得遵守计划值,在产生了差异(失衡)的情况下,必须支付失衡费用。在制定计划时,高精度地预测受电单位的电力需求是重要的。
作为现有的与电力调剂有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的方法,即根据实绩数据进行受电单位(需求方)的电量的预测,考虑到发电单位的发电机的燃料消耗特性、输电损失率、寄售费用来决定自寄售电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61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受电单位是制造工厂的情况下,在许多生产工序中,存在调度未确定的多个工序,因此电力需求预测的误差增大,自寄售计划不可靠,结果有可能产生失衡。另外,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受电单位中还产生从外部购买的电力超过合同电力的风险。
鉴于该问题而作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管理装置和方法、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转计划方法,其在由包含制造工厂的多个受电单位和多个发电单位构成的企业中,通过考虑到制造工厂的多个生产调度的不确定性而制定自寄售计划,进而通过调整生产调度来变更电力需求而遵守计划值同时同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发明中,提供具备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发电单位和受电单位的企业中的能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发电单位和上述受电单位中设置EMS(能源管理装置:Energy ManagementSystem),在上述企业中设置AEMS(地区能源管理装置:Area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9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