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播放电视节目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87728.4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刘涛;芮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443 | 分类号: | H04N21/4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周乔;王君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播放 电视节目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播放电视节目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兼容不同接口的电视接收芯片。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应用层、操作系统层、硬件驱动程序层和硬件层,操作系统层包括硬件抽象层,硬件层包括主芯片和电视接收芯片,该方法包括: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应用层的播放器应用发送的码流获取命令,码流获取命令用于请求获取用户选择的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二接口向硬件驱动程序层的第一驱动程序发送码流获取指令,第一驱动程序是终端设备上的电视接收芯片的驱动程序;第一驱动程序执行码流获取指令,使得电视接收芯片接收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二接口从电视接收芯片获取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一接口将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发送给播放器应用;播放器应用对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进行解码,并播放解码后的音视频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电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播放电视节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DTV)是一个从电视节目采集、制作到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的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平板、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实时观看数字广播电视。
现有的在移动终端上播放DTV的方法的原理可以参见图1。图1是在移动终端上播放电视节目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上主要包括处理器、电视接收芯片和音视频播放器。其中,处理器加载DTV驱动和DTV应用程序。加载的DTV应用程序执行: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点播电视节目的指令时,通过第一接口函数经DTV驱动从电视接收芯片获取各电视频道对应的数据流;对解调得到的用户指定的电视频道的数据流进行解析,并通过第二接口函数将解析得到的音视频数据发送给音视频播放器进行播放,从而播放用户指定的电视节目。其中,第一接口函数采用数据源类Datasource采用的接口协议,第二接口函数采用音视频抽取MediaExtractor类采用的接口协议。数据源Datasource类的接口协议负责将电视接收芯片接收并解调后的码流先缓存到移动终端的内存。再由音视频抽取MediaExtractor类的接口协议从内存中读取码流并进行解析,得到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最后根据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的格式调用响应的音视频播放器进行解码,并进行同步播放。
在这个方案中,由于数据源Datasource类的接口协议和音视频抽取MediaExtractor类所采用的接口协议属于安卓系统播放本地音视频文件的接口协议,因此采用其它接口的电视接收芯片,这个方案将不再兼容。也就是说,针对不同接口的电视接收芯片,都需要专门制定一套接口协议来进行适配,兼容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播放电视节目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兼容不同接口的电视接收芯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播放电视节目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应用层、操作系统层、硬件驱动程序层和硬件层,操作系统层包括硬件抽象层,硬件层包括主芯片和电视接收芯片,该方法包括: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应用层的播放器应用发送的码流获取命令,码流获取命令用于请求获取用户选择的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二接口向硬件驱动程序层的第一驱动程序发送码流获取指令,第一驱动程序是终端设备上的电视接收芯片的驱动程序;第一驱动程序执行码流获取指令,以使电视接收芯片接收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二接口从电视接收芯片获取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硬件抽象层通过第一接口将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发送给播放器应用;播放器应用对目标电视节目的码流进行解码,并播放解码后的音视频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硬件驱动程序层和应用层的播放器应用之间设置硬件抽象层,使得硬件抽象层为播放器应用屏蔽了的电视接收芯片的接口差异,提供了播放器应用与电视接收芯片之间统一的接口协议,从而可以兼容和支持不同接口的电视接收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7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