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87213.4 | 申请日: | 201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6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14;H01M50/24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晖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以及 制造 方法 | ||
电池组将具有正极引出接片与负极引出接片在相同方向被引出的叠层薄膜外装体的电池单元(100)层叠多个,包含进行将相邻的电池单元(100)电连接的辅助的连结辅助部件,在连结辅助部件设有:对具有处于表背面的关系的第1主面(351)以及第2主面(352)的导电板材(350)进行固定的导电板材(350)固定部、被配置于导电板材(350)的第1主面(351)侧的第1缝隙部(361)、和被配置于导电板材(350)的第2主面(352)侧的第2缝隙部(362),一个电池单元(100)的任意正负的引出接片被插入第1缝隙部(361),在第1主面(351)被导电连接于导电板材(350),并且与一个电池单元(100)相邻的电池单元(100)的、极性与一个电池单元(100)的引出接片不同的引出接片被插入第2缝隙部(362),在第2主面(352)被导电连接于导电板材(3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容有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电池单元被连结而成的电池连结构造体的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于电池组容器的内部的电池单元,多数使用高能量密度且重量轻的锂离子电池。其中,尤其作为外装体而使用了包含厚度为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左右的挠性的铝片和树脂的叠层薄膜的叠层电池的重量特别轻,被期待有效应用于各种的用途。
使用叠层薄膜外装体的电池具有如下构造:多个正极与多个负极隔着隔离件被层叠的电极层叠体、和含浸该电极层叠体的电解液被收容于叠层薄膜外装体内,叠层薄膜外装体周缘通过热熔接而被密封。
在此,将挠性的叠层薄膜用于外装体的电池单元在轻量化方面优异,但另一方面,与将壁厚较厚的金属板作为外装体的方形电池或圆筒形电池相比,则存在强度低、抗来自外部的冲击较弱的这种问题。
此外,若电池组所连接的一侧的设备中所需的电池容量等较大,则必然需要将电池单元连接多个来使用。在电池组内收容多个叠层型的电池单元的情况下,在层叠方向进行堆叠、或者在外装壳体的内部平行地排列配置。
例如,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2/131802号)中公开了一种电池组,收容有被堆叠的单位电池100通过基板300被连结而成的电池连结构造体。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2/13180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尝试想要将无人飞机等的飞行体应用于商业领域等。作为飞行体中搭载的电池组被要求能量密度高且重量轻的电池组,因此可以说采用包含使用了叠层薄膜外装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作为飞行体搭载用的电池组,在为了获得高输出而连接多个电池单元时,被要求在连接部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耐振动性。
但是,在现有技术所涉及的电池组中,在将电池单元的引出接片彼此电连接时,使用螺栓等的机械式的固接部件,存在对于冲击、振动而较为脆弱的这种问题。
此外,在现有的电池组中,由于为了电池单元的引出接片彼此的电连接而使用螺栓,因此还存在重量会增加的这种问题。
此外,在现有的电池组中,在将电池单元的引出接片彼此电连接时,将引出接片折弯90°,但是通过进行这种的折弯,会对电池单元自身施加外力,从而还存在有可能电池单元的性能下降的这种问题。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如上述那样将引出接片彼此电连接时,需要将引出接片折弯至90°的工序、将电池单元一层一层地进行层叠并进行对位的工序、基于螺栓的固定工序等等,还存在制造工序复杂且成本提高的这种问题。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7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