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致密密封件、制造其的组合物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85986.9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1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K·高普兰;R·J·伦哈特;嵇根定;R·赫德-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珀标准汽车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振军;林柏楠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密封件 硅烷交联聚烯烃 聚烯烃 发泡 硅烷交联剂 接枝引发剂 缩合催化剂 压缩变定 发泡剂 共混物 结晶度 微囊化 制造 表现 | ||
1.一种微致密密封件,其包含:
包含具有小于0.70g/cm3的密度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弹性体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微致密密封件表现出根据ASTM D 395(22hrs@70℃)测得的大约40.0%至大约78.0%的压缩变定。
2.权利要求1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所述硅烷交联聚烯烃弹性体包含具有小于0.86g/cm3的密度的第一聚烯烃、具有小于40%的结晶度百分比的第二聚烯烃、硅烷交联剂、接枝引发剂、缩合催化剂和微囊化发泡剂。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根据ASTM D 395(22hrs@70℃)测得的压缩变定为大约15.0%至大约35.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度为大约0.60g/cm3至大约0.69g/cm3。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所述硅烷交联聚烯烃弹性体表现出大约50%至大约75%的结晶度。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所述硅烷交联聚烯烃弹性体表现出大约-75℃至大约-2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所述组合物是热固性材料,但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热塑性性质。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所述微致密密封件表现出根据ASTMD2244测得的大约0.25ΔE至大约2.0ΔE的天候色差。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微致密密封件,其中其进一步包含:
着色剂。
10.一种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包含:
具有小于0.86g/cm3的密度的第一聚烯烃;
具有小于40%的结晶度百分比的第二聚烯烃;
硅烷交联剂;和
微囊化发泡剂,
其中所述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表现出根据ASTM D 395(22hrs@70℃)测得的大约40.0%至大约78.0%的压缩变定,且
其中所述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具有小于0.70g/cm3的密度。
11.权利要求10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中第一聚烯烃包含大约60重量%至大约97重量%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12.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中第二聚烯烃包含大约10重量%至大约35重量%的聚丙烯均聚物和/或聚(乙烯-共-丙烯)。
13.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中所述硅烷交联剂包含大约1重量%至大约4重量%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14.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进一步包含大约1重量%至大约4重量%的包含磺酸酯的非金属缩合催化剂。
15.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具有大约0.60g/cm3至大约0.69g/cm3的密度。
16.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表现出大约5%至大约25%的结晶度。
17.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的发泡硅烷交联聚烯烃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表现出大约-75℃至大约-2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珀标准汽车公司,未经库珀标准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59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