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引导之骨水泥注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4623.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4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唯勤;曾尹俊;朱唯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玛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水泥 注射 系统 | ||
一种负压引导之骨水泥注射系统(10),其包含一负压系统(11),负压系统(11)包含一负压导入装置(113),另外负压引导的骨水泥注射系统(10)还具有一推动系统(12)用以导入骨水泥至操作区域,一控制系统(13)用以调控负压系统(11)及推动系统(12),以及可设置于负压系统(11)任意位置上的至少一传感装置(14),其可传感至少一环境参数进行操作环境的传感,以达到即时观察病患脊椎椎体的生理状况,并将结果主动或被动的回馈给系统(13)或操作者以达改变注射条件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骨水泥注射系统,尤其是指一种负压引导之骨水泥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自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利用骨水泥治疗脊椎血管瘤疼痛的病人开始,骨填充物对于骨科治疗之运用的重要性即日益递增,尤其是其运用于脊椎骨支撑及椎体成型以避免脊椎神经遭受压迫的治疗方法,更是能取代传统神经减压手术为主或合并传统脊椎固定手术解决神经压迫的方式,不仅病患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此种治疗方式更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原发性和次发性骨质疏松所引起的压迫性骨折的治疗,做为增强脊椎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可进一步的适用于因老化而造成之一般性骨折。
椎体成型的微创手术经由经皮穿刺的方式于椎体内施行,其是将人工骨水泥(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或其他骨填充材料置入受损之椎体内,增强椎体强度和脊椎之稳定性,并减少病患因脊椎椎体受损而产生的慢性疼痛。因此为了将骨填充物质顺利置入受损之椎体内,骨填充物质之植入器具即显得相当的重要,其注入速率之稳定度、施力的方便度、重复利用的便利性以及与其他器械搭配的适应度,皆与操作难易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间接影响着手术结果的成败。
现有技术下的修复材料注入装置多数以针筒为主体之注射器,意即将修复物放置于注射口端接设有特殊之注射针的注射针筒中,而后如同一般注射之方式一样,以活塞挤压针筒内之修复物经由特殊设计之注射针注入目标骨体中,然而这样的注射方法,将因为修复物于注射过程中渐渐的凝固,而导致推挤活塞的阻力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修复物的注入不仅难以操作,其注入的速率也会因此由快渐慢,而在克服注射速率持续变慢的过程中,操作者又可能会因为提供过大的注射压力而造成骨水泥渗漏至其他区域的情况,在操作上有着相当多的不便。
因此,在骨水泥注射的操作器械上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骨水泥因凝固而产生粘滞性的改变后,所带来的阻塞的问题,或是注入端因为病患脊椎椎体内部的堵塞而无法持续注入时,更是在操作上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度。于现有技术下,有针对注入方式或温度控制装置进行减缓骨水泥凝固的改善,然而,如何有效克服病患脊椎椎体内部的堵塞,使骨水泥注射的操作器械在这样的环境下持续进行骨水泥之注射,目前仍无一致且有效之改善方法。
另一方面,为了改善骨水泥于注射过程中所造成的溢流现象,于现有技术下,已有JINJ-5173;No. of Page 6之「Decompressed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 securedbone cement delivery procedure for vertebral augmentation in osteoporoticcompression fractures」之学术论文提供一种在进行注射骨水泥时,同时对椎体的对侧施加恒定连续负压的骨水泥注射方法,降低骨水泥注射过程的渗漏机率,做为更安全有效的骨水泥注射方法选择;然而,该前述之学术论文中所提出之注射方法,仅能就骨水泥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堵塞或溢流凭据医师经验进行预设情况的控制,当脊椎椎体内部的实际生理情况不如预期时,该手术方法并无法针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精准的因应,脊椎椎体内部的压力过高时可能造成微血管破裂或是提高失血量,压力过低时可能造成不良的骨水泥引导作用而提升渗漏到腔体外或静脉内的风险,造成骨水泥注射过程中之渗漏,进而让病患产生脊髓压迫或肺栓塞的并发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良好的骨水泥注射系统,可同时克服骨水泥注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即时的观察病患脊椎椎体之生理状况并回馈给系统作主动参数校正或回馈给操作者被动地接受其参数调整,以避免手术过程之并发症产生,则成了相关产业亟需克服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玛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法玛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4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心房间吻合术的经导管装置
- 下一篇:EMS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