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板和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83995.4 | 申请日: | 201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8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E.G.U.格兰里;M.马斯格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0;F28F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危凯权;金飞 |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板 换热器 | ||
用于换热器的在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板(100),带有延伸的主平面和主纵向方向(L),包括:第一热传递表面(101),其平行于所述主平面且与第一介质接触;以及第二热传递表面(102),其平行于所述主平面且与第二介质接触;其中第一表面包括第一介质入口区域、第一介质传递区域和第一介质出口区域,该第一介质出口区域包括第一介质出口端口(112);且第二表面包括第二介质入口区域、第二介质传递区域和第二介质出口区域,该第二介质入口区域与第一介质出口区域重叠且包括不与第一介质出口端口重叠的第二介质入口端口(11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介质出口区域包括突出的脊部(115、116),其从第一表面的相应边缘(105、106)且垂直于纵向方向延伸,且其中所述突出的脊部形成用于第一介质的屏障系统且限定通道(117),第一介质被迫沿着该通道(117)行进,该通道首先朝第二介质入口端口延伸,然后围绕第二介质入口端口延伸,且此后远离第二介质入口端口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板以及一种包括多个此类板的换热器。特别地,本发明在冷凝器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中是有用的。
背景技术
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在许多不同的应用中使用。特定类型的现有技术的换热器是板式换热器,其中待换热的不同介质的流动通道在此类板的堆叠中的相邻换热板之间形成,且特别地由此类板上的对应换热表面所界定。
特别地,已证明,板式换热器可有利地由相对薄的冲压薄板金属件制造,这些金属件可连结以形成换热器。可使此类换热器相对高效。
现有技术尤其包括WO2009112031A3、EP1630510B2和EP1091185A3,其描述带有鱼骨形突出图案的板的换热器。
此外,EP0186592B1描述带有提供凹部的板的板式换热器。
在本申请提交的时候还未公布的欧洲专利申请EP16192854.4描述一种设计成解决此类现有技术的换热器中关于如下内容的问题的换热器板和换热器:不足的机械稳定性;在整个换热器的给定的最大可接受压降下的换热效率;以及所使用的传热介质(heatmedium)的量的最小化。
本发明在保持总体的换热效率、机械稳定性以及传热介质的使用量的最小化的同时,解决在所述未公布的欧洲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大体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中冷却的传热介质实现高效冷却的额外问题。特别地,本发明在换热器为冷凝器的情况下且在所述冷却的传热介质首先冷凝且此后过冷到低于所讨论的介质的冷凝温度的温度的情况下实现这些目标。此外特别地,这些优点在其中过冷的传热介质为例如在热力操作的冷却机器中使用的制冷剂的优选情况下实现。
另外先前的刊物包括:WO2015057115A1,其公开一种带有用于改进的传热介质冷却的通道的换热器;DE19547185A1,其公开一种在板式交换器中增加湍流的元件;DE10049890B4和JP2013130300A,其公开在相应的板式交换器中相应的增加热传递的屏障系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