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压缩机组件的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3843.4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康斯坦丁·特斯波里迪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KT项目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10 | 分类号: | B60C23/10;B29C73/16;B60C2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压缩机 组件 机动车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压缩机组件(12)的机动车(10),压缩机组件用于为机动车车轮(18)的轮胎(16)的轮胎腔(14)供给压力介质,其中,压缩机组件(12)具有压力腔,压力腔关于机动车车轮(18)不可相对转动地布置,并且其中,压力腔和轮胎腔(14)经由流体连接部(22)连接,该流体连接部用于将压力介质从压力腔输送到轮胎腔(14)中,其中,为机动车(10)分配轮胎密封装置(24),该轮胎密封装置(24)具有包括密封介质(28)的密封介质容器(26),其中,密封介质容器(26)具有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32),其中,第一连接部(30)构造成,其可与机动车(10)的待修复的轮胎(16)的轮胎腔(14)连接,并且其中,第二连接部(32)构造成,使得其可与相对于机动车固定的压力介质源(34)连接,其中,密封介质容器(26)构造成,使得在第一连接部(30)与待修复的轮胎(16)的轮胎腔(14)流体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32)与压力介质源(34)流体连接时,借助压力介质将密封介质(28)从压力介质源(34)输送到待修复的轮胎(16)的轮胎腔(14)中。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压缩机组件的机动车,压缩机组件用于为机动车车轮的轮胎的轮胎腔供给压力流体。
现有技术公开了配备有压缩机组件的机动车。这种压缩机组件本质上是随着机动车一起运动的独立压缩机,其不但在轮胎充气压力过低时对轮胎泵送压缩空气,而且提供密封介质以消除轮胎中的泄漏部位。
但是这种压缩机组件在设计以及操作方面是复杂的,因为其连接在受损的轮胎上,被供给能量并且之后运行,直至根据使用者的预估为轮胎充足气为止。必要时必须使机动车多次停车,因为轮胎还未充足气或因为密封介质仅逐渐地密封泄漏部位,从而还是会有空气从轮胎逸出。此外,需要将能量提供给压气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在能量方面有优势的方式提高机动车的运行可靠性并且在轮胎漏气的情况下简化操作。
本发明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的机动车实现了该目的。根据该权利要求,该机动车的特征是,压缩机组件具有压力腔,压力腔关于机动车车轮不可相对转动地布置,压力腔和轮胎腔经由流体连接部连接,该流体连接部用于将压力介质从压力腔提供到轮胎腔中,机动车与轮胎密封装置相关联,该轮胎密封装置具有包括密封介质的密封介质容器,密封介质容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构造成,其可与机动车的待修复的轮胎的轮胎腔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构造成,其可与安装在机动车内的压力流体源连接,并且密封介质容器构造成,使得在第一连接部与待修复的轮胎的轮胎腔流体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与压力流体源流体连接时,借助来自压力流体源的压力流体将密封介质输送到待修复的轮胎的轮胎腔中。
在轮胎漏气的情况下的操作由此得到明显简化,因为通过轮胎密封装置确保机动车的紧急运行能力。为此将密封介质输出到待修复的轮胎的轮胎腔中,从而封闭轮胎中的泄漏部位。达到完全准备好行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借助压缩机组件用压力流体填充待修复的轮胎的轮胎腔,轮胎密封装置从密封介质容器中将密封介质分配到轮胎腔中。压缩机组件可在机动车的行驶时执行这个动作。由此降低了在轮胎漏气之后在停车位置的停车时间,这降低了在停车位置发生事故的风险。由此也可大大减少由于轮胎漏气产生的交通堵塞量。
“轮胎腔”应理解为在背离轮胎踏面侧的轮胎内侧和机动车车轮的轮辋、尤其轮辋底鞍边的面对轮辋区域的内侧之间的空腔。
压力介质可为气态流体、例如压缩空气或处于压力下的气体。
压力腔可构造在机动车车轮上或中或与机动车车轮不可相对转动地联接的零件上,例如构造在车轮轮毂、制动转盘、制动转盘容纳部或类似零件之上或之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可包括柔性的管路区段,第一连接部可经由该柔性的管路区段与待修复的轮胎的轮胎腔连接。可替代地或补充地,第二连接部具有柔性的管路区段,第二连接部可经由该柔性的管路连接部区段与压力流体源连接。对此可以简单的且灵活的方式在零件之间建立流体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管路区段构造成传输压力流体(压力流体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T项目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KT项目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