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气率测量设备和烧结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83821.8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力;姜荣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POSCO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F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董敏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测量 设备 烧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气率测量设备和一种包括该透气率测量设备的烧结设备,其中,该透气率测量设备包括:在经处理的材料的移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滚子;安装在一个滚子和另一个滚子的两个侧端部上以连接在一个滚子与另一个滚子之间的多个旋转本体;安装成将由多个滚子和多个旋转本体形成的空间的顶表面密封的凸缘;穿过凸缘并向上延伸的中空管道;以及安装至中空管道的流速传感器。透气率测量设备能够持续且精确地测量经处理的材料的透气率,并且烧结设备能够持续且精确地测量原料层的每个部段的透气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透气率测量设备和烧结设备。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能够持续且精确地测量经处理的材料的透气率的透气率测量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能够在持续且精确地测量原材料层的基于部段的透气率时在横向上均匀地调节原材料层的透气率的烧结设备。
背景技术
烧结矿是通过使用细铁矿、石灰石、焦炭粉和无烟煤作为原材料而生产的高炉装填材料。在高炉操作期间,将烧结矿与铁矿和焦炭一起装填到高炉中以用于生产钢水。烧结矿生产过程是烧结细铁矿并生产具有适于高炉使用的尺寸的烧结矿的方法。烧结矿生产过程涉及制备用于烧结矿生产的混合原材料、以及将混合原材料转化为烧结矿。
首先,用于烧结矿生产的混合原材料的制备如下。例如,将细铁矿、石灰石、细焦炭和无烟煤装填到混合器中。将混合材料装填到造粒机中,并根据混合材料的重量或总重量将混合材料加湿至约7%至8%的湿度。然后,将混合材料准粒化至约几毫米的粒度。由此制备了用于烧结矿生产的混合原材料。
将混合原材料转化为烧结矿的过程如下。在使烧结台车沿烧结设备的延伸方向移动的同时,混合原材料基于粒度和组分而在竖向上离析并且在烧结台车中被装填至预定高度。然后,点燃混合原材料的表面以产生燃烧区。当烧结台车中的空气被向下抽吸以便使燃烧区向下移动至混合原材料的下部中时,混合原材料被烧结以产生烧结矿。此后,通过设置在烧结设备的烧结矿排出单元中的破碎机和冷却器将烧结矿粉碎并冷却。然后,将经粉碎或冷却的烧结矿分类为具有适用于在高炉中使用的5mm至50mm的粒度。将经分类的烧结矿输送至高炉。
装填至烧结台车的混合原材料(在下文中被称为原材料层)的透气率是决定烧结矿的生产率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原材料层的透气率应当是沿原材料层的宽度均匀的,同时原材料层的透气率保持在所需的程度,使得火焰的传播速度在原材料层的宽度方向上是均匀的。因此,烧结反应在原材料层的宽度方向上的所有位置处平稳地进行,以便获得品质良好的烧结矿。
因此,在烧结矿生产中,需要控制包括原材料装填方案的过程条件,使得原材料层的透气率在原材料层的宽度方向上是均匀的,同时将原料层的透气率控制成保持在所需的值并且测量原料层的透气率。
常规上,存在一种间接估算原材料层的透气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安装在烧结台车的下端部处的温度传感器来估算火焰传播的位置。在替代方案中,在烧结台车的顶部上竖向地安装中空管以接触原材料层的表面,以便测量管的内部气体流量,从而直接计算原材料层的透气率。以这种方式,获得了原材料层的透气率。
使用温度传感器的方法是估算原材料层的透气率的方法。因此,该方法的结果值具有大的误差。因此,该方法无法用于精确地控制原材料的装填模式。此外,在基于管路的方法中,由于原材料层在烧结的同时在烧结台车的方向上随着烧结台车一起移动,因此管根据原材料层的表面状况与原材料层的表面不规则地间隔开。因此,气体从接触表面泄漏,导致不精确的结果。因此,这种基于管的方法不适于精确地控制原材料的装填模式。也就是说,在烧结台车的行进路径上的固定位置处实时地测量原材料层的透气率是困难的。此外,精确地测量原材料层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部段中的透气率是困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POSCO,未经株式会社POSCO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