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辅助电动机的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2695.4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8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R.纳瓦冈萨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28 | 分类号: | F16H63/28;F16H61/32;F16H61/28;F16H61/12;F16H63/34;F16H6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王丽辉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辅助 电动机 致动器 | ||
一种电子变速器档区选择致动器(ETRSA)包括两个独立的驱动系统,其各自都能够经由设置在每个系统的齿轮系之间并连接所述齿轮系的联接装置来致动公共轴,例如ETRSA的输出轴。在正常车辆操作期间,使用所述两个独立的驱动系统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以将所述变速器档位档区改变到期望的档位档区。在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的异常操作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驱动系统以使车辆变速器返回驻车变速器档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辅助电动机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车辆中,动力传动系内的档位置或档区经由线控换档或电子变速器档区选择器来换档。该装置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通过由车辆用户操作的远程档区选择器经由有线连接来控制。在使用电子变速器档区选择器时,车辆用户能够在若干可用档位档区(包括驻车档、空档、行驶档、倒档等)之间改变变速器档位档区。与经由换档杆(该换档杆经由机械连杆连接到变速器)控制的一些常规车辆变速器档区选择器相比,电子变速器档区选择器是有利的。例如,与常规机械变速器档区选择器相比,电子变速器档区选择器对车厢内的空间需求减小。
电子变速器档区选择器的致动器可以是电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如果致动器电源(即车辆电池)、向致动器供电的电导体、或致动器本身中发生异常和/或故障,则能够将车辆安全地放置在驻车变速器档区内。
发明内容
在一些方面中,变速器系统包括输出轴、第一齿轮系和第二齿轮系。第一齿轮系将第一致动器连接到输出轴并将第一致动器的旋转输出传递到输出轴,并且包括固定到输出轴的支座。第二齿轮系将第二致动器连接到输出轴并将第二致动器的旋转输出传递到输出轴。第二齿轮系包括围绕支座的驱动环。在变速器系统的一些操作状况中,输出轴由第一致动器驱动以经由第一齿轮系在有限旋转范围内旋转,并且驱动环被配置成在有限旋转范围内提供相对于支座的空转运动。此外,在变速器系统的其他操作状况下,输出轴由第二致动器经由第二齿轮系驱动,并且驱动环被配置成接合支座以调整输出轴的角度定向。
变速器系统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变速器系统被配置成使得在变速器系统的一些操作状况期间,输出轴由第一齿轮系驱动并且第二齿轮系不活动;以及在变速器系统的其他操作状况期间,输出轴仅由第二齿轮系驱动。支座包括:毂,该毂支撑在输出轴上;以及犬牙形齿,该犬牙形齿从毂径向向外突出。驱动环包括一对从驱动环的内表面向内突出的径向相对的驱动齿,并且驱动环经由驱动齿支撑在毂上。支座包括支撑在输出轴上的毂,以及一对从毂径向向外突出的等距间隔的犬牙形齿,驱动环包括一对从驱动环的内表面向内突出的径向相对的驱动齿,在变速器系统的一些操作状况期间,输出轴由第一齿轮系驱动,由此支座在有限旋转范围内相对于驱动环旋转并且不与驱动齿接合,并且在变速器系统的其他操作状况期间,输出轴由第二齿轮系经由驱动齿与犬牙形齿的接合来驱动。第一致动器的驱动轴平行于输出轴,第一齿轮系包括惰轮轴,并且安装在惰轮轴上的齿轮将旋转从第一致动器的驱动轴上的齿轮传递到输出轴上的齿轮,使得输出轴的旋转速率小于第一致动器的驱动轴的旋转速率。第二致动器的驱动轴垂直于输出轴并支撑蜗轮,并且第二齿轮系包括蜗轮,具有接合蜗轮的齿的外齿的环形齿轮,以及驱动环,其中驱动环固定到环形齿轮的内表面上。基于输出轴的角度设置变速器系统的变速器档区,第一齿轮系可操作以使输出轴在对应于驻车变速器档区的第一角度与至少一个其他角度之间旋转,至少一个其他角度对应于非驻车变速器档区,并且第二齿轮系可操作以将输出轴从至少一个其他角度旋转到第一角度。当第一齿轮系正在操作时,第二齿轮系保持闲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2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