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2435.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亚当·迈耶·博伊斯;迈克尔·弗朗西斯·德弗勒;钱德拉莫汉·乔治;吉恩·勒克莱尔德拉韦尔皮利埃 | 申请(专利权)人: | 剑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英国剑***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纳米结构 核颗粒 申请 负极活性材料 电化学装置 负极材料 碳纳米管 制备 | ||
1.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负极、正极和电解质,其中所述负极和/或正极包括:含有核颗粒和碳纳米管的活性材料,所述核颗粒在所述装置中具有电化学活性,所述碳纳米管固定在所述核颗粒上形成纳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从所述核颗粒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共价键合到所述核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核颗粒具有从所述核颗粒延伸的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核颗粒一体形成,其中各个突起突出到相应的碳纳米管中,以将所述碳纳米管相对于所述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核颗粒平均每平方米具有至少1011个固定在所述核颗粒上的碳纳米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核颗粒平均每平方米具有至多1017个固定在所述核颗粒上的碳纳米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材料包含至少0.1wt%(重量)的碳纳米管,以所述核颗粒和所述碳纳米管的总重量表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材料包含不超过99wt%(重量)的碳纳米管,以所述核颗粒和所述碳纳米管的总重量表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核颗粒的直径为30nm-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颗粒的直径为30nm-10μm。
1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Fe-Al-Li-O颗粒,其中Fe的含量为10wt%至90wt%,Al的含量为0.1wt%至90wt%,Li的含量任选为0wt%或更高,其中wt%以Fe-Al-Li-O颗粒的总质量表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在半电池中相对于Li/Li+其测量的平均放电电位至多为1.8V。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Al的含量为至少5wt%。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Al的含量为至多70wt%。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Li在Fe-Al-Li-O颗粒中的含量为至少0.1wt%。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颗粒含有氧化锂和金属铁。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还包含导电添加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导电添加剂包括碳单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导电添加剂包括碳纳米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Fe-Al-Li-O颗粒是核颗粒,并且所述碳纳米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核颗粒上形成纳米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剑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剑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24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