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2428.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畑中步;关健史;高桥和志;大岛谦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155;H02M7/48;H01L23/473;H05K7/14;H01L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维持小型化的同时谋求确保沿面距离。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具备:正极侧导体;负极侧导体;以及绝缘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正极侧导体与所述负极侧导体之间,所述正极侧导体或所述负极侧导体由下述部分构成:与同所述绝缘部件接触的面为相反侧的主面;与同所述绝缘部件接触的面相连的侧面;以及相对于所述主面与所述侧面分别形成钝角的斜面,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以从所述侧面的直角方向观看时、与该侧面以及所述斜面重叠的方式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车辆驱动用的马达供给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以及2中,记载了一种技术,其用于在汇流条的正极侧导体与负极侧导体彼此间确保遵照国际规格的绝缘的沿面距离。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绝缘突起部从层叠导体板突出,来使沿面距离增加。
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对配置在汇流条的正极侧导体与负极侧导体彼此间的绝缘板的短边施加沿面槽部的追加加工而使沿面距离增加。
另一方面,对电力转换装置谋求小型化。即,在电力转换装置内部高集成化倾向的情况下,寻求确保导体间的沿面距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30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0053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维持小型化的同时谋求确保沿面距离。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具备:正极侧导体;负极侧导体;以及绝缘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正极侧导体与所述负极侧导体之间;且所述正极侧导体或所述负极侧导体由下述部分构成:与同所述绝缘部件接触的面为相反侧的主面;与同所述绝缘部件接触的面相连的侧面;以及相对于所述主面与所述侧面的各者形成钝角的斜面;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以从所述侧面的直角方向观看时,与该侧面以及所述斜面重叠的方式形成。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能够维持小型化的同时确保沿面距离。
附图说明
图1右侧是PN汇流条15中的图4的A-A的剖视图,左侧是在PN汇流条15形成有贯通孔301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展开图。
图3是电力转换装置1的概观图,左侧为俯视图,右侧为侧视图。
图4是PN汇流条15的外观立体图。
图5(a)是表示PN汇流条15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5(b)是利用图5(a)的制造工序制成的PN汇流条15的完成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到图5(b)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展开图。图3是电力转换装置1的概观图,左侧为俯视图,右侧为侧视图。
外壳10收纳电力转换装置1的内部零件。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流)连接部11对电力转换装置输入输出直流电力。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芯12以及EMC滤波器13抑制电力转换装置1的内部零件所产生的电磁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2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转换电路与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电力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