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的方法、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2050.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龚树强;黄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吴磊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穿戴 设备 移动 终端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及系统,用于通过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获取该移动终端保存的通知消息,减少可穿戴设备与运营商的连接,从而减少可穿戴设备的功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保存的通知消息;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用户对所述通知消息的回复操作,从所述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切换至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回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戴在用户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如运动数据的监测,用户生理参数的监测,即时通信或者还可以实现传统的电话或短信等通信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可穿戴设备由于要实时接收电话、短信或应用程序通知等消息,需要与运营商服务器一直保持连接,这样由于功耗问题会降低待机时间,需要频繁充电,给用户使用造成不便。但若保持可穿戴设备处于低功耗工作模式如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模式,由于低功耗工作模式下可穿戴设备无法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业务,这样将导致用户错过一些重要的电话、短信或应用程序通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及系统,用于通过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获取该终端未处理的通知消息,减少可穿戴设备与运营商的连接,从而减少可穿戴设备的功耗,延长设备使用时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该可穿戴设备在处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下时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即数据传输通道);然后该可穿戴设备获取该移动终端保存的通知消息;最后该可穿戴设备响应用户对该通知消息的回复操作,从该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下切换至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回复。
本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自身主动发起请求消息,然后移动终端响应该请求消息将该通知消息发送给该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该穿戴设备直接接收该移动终端主动推送的该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窄带蜂窝通信(NB-IoT)技术将可穿戴设备与服务器实现定时连接,与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道并维持一段时间的实时连接来定时获取通知消息,即实现了可穿戴设备的低功耗工作状态,又能保证语音数据业务的传输,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可以兼容现有蜂窝通信技术,实现成本较低。
可选的,该通知消息包括电话通知消息、短信通知消息、系统通知消息以及该移动终端上各应用生成的通知消息。比如未接来电、未阅读短信、未阅读即时通信消息以及各种应用生成的推荐消息或各应用的版本升级消息等。
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在生成通知消息之后,会对该通知消息进行缓存。当可穿戴设备与该移动终端使用各自独立的SIM卡时,该通知消息可以是该移动终端根据发送给该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请求生成;当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使用相同的SIM卡时,该通知消息可以是该移动终端根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的通信请求生成。
可选的,该可穿戴设备与该移动终端可以在第三方服务器处基于设备ID建立绑定关系也可以直接两者之间建立绑定关系。
可选的,当该可穿戴设备与该移动终端在服务器处进行绑定关系时,该可穿戴设备可以与该移动终端通过IP地址进行通信连接,具体方式如下:
当该可穿戴设备唤醒之后,该可穿戴设备登录该服务器,并上报自身的IP地址。然后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该可穿戴设备与该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该服务器获取该终端的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2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