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童座椅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81548.5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T·M·科罗纳;M·J·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2/415 | 分类号: | B60R22/415;B60R21/0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座椅 检测 装置 | ||
一种儿童座椅(56)检测装置,该儿童座椅(56)检测装置采用用于检测儿童座椅(56)是否安装在乘客座椅(14、15)上的传感器(141)。当在前排或后排乘客座椅(14、15)上检测到儿童座椅(56)时,响应于来自传感器(141)的信号,控制器(40)将防止预张紧器或带张紧器(65)激活而张紧通常定位成围绕或贯穿所述儿童座椅(56)的安全带或织带(55)和/或防止充气机(34)使气囊(26)膨胀。
技术领域
EU-NCAP的规定包括用于坐在后排座椅中的乘员的伤害标准要求。预张紧器或者其也被称为带张紧器,将需要预张紧器并结合能量管理(通常负载限制器或扭杆),以确保最高的NCAP等级以满足全球法规。带张紧器的激活可能会在展开时对儿童的胸部导致过高的负荷。为了减轻这些类型的伤害,当儿童固定在儿童座椅上时,应当关闭带张紧器或预张紧器。
背景技术
当与儿童座椅一起使用时,北美(NA)市场区块中的RH(惯用右手)乘客(前排)座位位置使用目前通过ALR-CHOM(儿童保持机构)锁定的卷收器。通常可以利用验证是否已经安装了实际的儿童座椅的带张紧传感器或座椅轨迹传感器来使用儿童座椅。
该带张紧传感器依次向这个前座椅位置的所有能量部(烟火式预张紧器和前部气囊)发出不发动信号。如果带张紧器和气囊用于后座中的乘客,如果有儿童座椅,这些也可以停止作用。ALR-CHOM机构将卷收器的操作模式切换到始终锁定操作模式,因此消除了卷收器的抽出(放出)织带的能力。在本发明中,当织带从ELR/APR卷收器完全抽出时,在卷收器的操作从ELR操作变为ALR操作时ALR凸轮移动爪。
发明内容
更具体地,本发明包括儿童座椅检测装置,其采用用于检测儿童座椅是否安装在乘客座椅上的磁铁和霍尔效应传感器。响应于来自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的控制器当在前排或后排乘客座椅上检测到儿童座椅时将防止预张紧器(或带张紧器)激活而张紧通常定位成围绕或贯穿儿童座椅的安全带(或织带)和/或防止充气机使气囊膨胀。除了霍尔传感器之外,以下的传感器也可以与控制器一起使用:微动开关和/或簧片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前排乘客座椅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示出安装在前排乘客座椅上的儿童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在该前排乘客座椅处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囊模块。
图2A是示出用于前排乘客座椅状态的气囊模块(如图1所示)以及用于安装在后排乘客座椅上的儿童座椅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气囊模块位于前排座椅的后表面以及位于车辆顶部。
图3是示出典型的ELR/ALR安全带卷收器的细节的分解图。
图4至图6示出了安全带卷收器的各种部件的位置,用于选择性地激活CHOM/ALR机构以在ELR模式下的操作和ALR模式下的操作之间转换卷收器。
图7和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气囊应该保护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上的乘客,该乘客大于预定尺寸,即该乘客是成年人。当身形很小的儿童坐在座垫或加高座椅上或将儿童放在安装在任何乘客座椅的座垫上的儿童座椅中时,该气囊不应当操作。类似地,无论乘员的尺寸或存在儿童座椅的,都可以激活带收紧器(也称为预张紧器)。
一种用于乘客座椅的气囊模块包括:儿童座椅检测装置,该儿童座椅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儿童座椅是否安装在乘客座椅上;以及控制器,当儿童座椅检测装置直接或间接地检测到儿童坐在儿童座椅上或儿童座椅安装在乘客座椅上时,该控制器用于防止充气机使气囊主体膨胀。
附图示出了车辆内部中的仪表板16,使得其位于前排乘客座椅14的前方。用于前排乘客座椅14的气囊模块18配置在仪表板16中。气囊模块18具有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仪表板16的面向气囊模块18的部分形成来用作气囊盖20,气囊盖20具有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1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