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0909.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0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坪田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坪田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9F9/30;H01L33/00;F21V23/00;H05B47/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系统 电子设备 以及 照明 | ||
1.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备,其具有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向使用者发出使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光、以及用于抑制所述使用者的近视的发病和恶化的、36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内的第一特殊光;
获取单元,其获取表示过去的规定期间内的所述使用者的所给予的活动的个人数据;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通过所述显示光进行图像显示时,基于所述获取到的个人数据来控制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照射,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获取到的个人数据,确定在所述规定期间的白天时间段内使用者处于室外的期间来作为室外所在期间,并且(1)获取表示该白天时间段内的天气的天气信息,(2)针对每种天气获取在该白天时间段内在室外观测所述第一特殊光得到的分光辐射照度的平均值,基于该确定出的室外所在期间、以及所述获取到的天气信息及平均值,来计算在该白天时间段内使用者在室外活动中接收到的太阳光中所包含的第一特殊光的能量来作为已吸收能量,基于该计算出的已吸收能量、以及预先获取到的使近视的发病和恶化的抑制发挥效果的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照射能量,来决定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照度和照射期间,并且照射所述第一特殊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特殊光从发出所述第一特殊光以及所述显示光的一体的发光元件发出,或者从与所述显示光相独立地发出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独立地设置的发光元件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具有发出所述显示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发出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第二发光元件,
(A)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设备的显示画面的周缘框,或者(B)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画面内,或者(C)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作为所述设备的附属品来进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1)使用者的眼睛的位置、(2)眼睑的开闭状态、(3)到眼睛的距离以及(4)使用者的视线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眼睛的位置、眼睑的开闭状态、到眼睛的距离以及使用者的视线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来控制所述第一特殊光对使用者的眼睛的照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基于所述检测出的视线方向判定为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正朝着进行所述图像显示的显示画面的情况下,朝向所述使用者的眼睛照射所述第一特殊光。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将使用者所在的环境下的该使用者的眼睛的位置处的光的状态与所述个人数据一起进行测定,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获取到的所述使用者的眼睛的位置处的光的状态来决定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照度和照射期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特殊光来调整所述显示光的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将与在所述规定期间内由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照射历史记录相关的照射历史记录数据同所述个人数据一起进行获取,所述控制装置基于该获取到的照射历史记录数据,确定已由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第一特殊光的能量来作为已照射能量,基于(a)该确定出的已照射能量、(b)所述计算出的已吸收能量、以及(c)所述预先获取到的使近视的发病和恶化的抑制发挥效果的能量,决定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照度和照射期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具备管理单元,该管理单元获取包含与所述第一特殊光的照射时刻、照射期间以及辐射照度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控制项目相关的数据的数据来作为所述照射历史记录数据,将该获取到的照射历史记录数据以能够利用于使用者的规定的活动的方式存储到第一存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坪田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坪田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09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